家教有方(9)
(2024-08-09 21:20:58)
标签:
教育 |
分类: 家教角 |
(8)养娃,“陪”养重过培养
早期教育专家指出,缺少陪伴的孩子会生“病”;好的陪伴,对于孩子而言,不仅意味着最好的开始,也意味着更好的将来!
缺“陪”的孩子,会生病。科学的家庭教育,必须从满足孩子五个维度(营养、陪伴、品格、体验、社交)的多种需求入手,坚持自己“陪”养,不能随意“托”养。
有些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小时候吃好玩好就行了,反正也没有太多的记忆,谁看都行。殊不知,孩子长大成人后的情绪,与婴幼儿时期的经历最为密切相关。孩子在婴幼儿时间,首要的情感需求便是确立安全感,安全感的确立离不开父母的陪伴、触摸与呵护。婴幼儿时期,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将很难能自信地走向独立。与此同时,如果婴幼儿时期,父母缺少对孩子的陪伴,也将给亲子关系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缺少陪伴的孩子,会在潜意识中留下平时无法觉知的阴影。孩子会长期觉得孤独,会表现为不爱讲话,不爱与其他人接近、交往;对亲友无亲近感,缺乏社会交往方面的兴趣和反应,不爱与伙伴一起玩耍;不怎么会关心、体谅别人。孩子不快乐,长期焦虑、抑郁,会直接影响睡眠、饮食等,导致分泌人体生长激素的脑垂体受到抑制,生长激素分泌量减少,影响生长发育,临床上称之为心理性矮小症。
给孩子好的未来须从有质量的亲子陪伴开始。充分的、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比丰裕的物质生活和数不清的益智课程要重要得多。给孩子更多的陪伴,才能为孩子带来更好的开始。想要带给孩子好的陪伴,除了要意识到“陪”养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将亲子陪伴落到实处。
专家建议,无论工作多忙,父母每天都要保证至少两小时左右的亲子时间。其次,作为父母应该努力去挖掘至少一个和孩子的共同爱好,或者可以跟孩子一起参与的活动。比如说一起养一盆花或者养一只狗,又比如说开展一项你和孩子都可以参与的体育锻炼,打球、游泳或者散步都可以。除此之外,还应该重视亲子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个适合睡前进行的最宁静、最温馨的亲子陪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