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有方(3)
(2024-08-03 19:03:28)
标签:
教育 |
分类: 家教角 |
(3)听话的学生未必都成才
颜回十三岁时,父母把他送到了孔子门下,这就好比进入了今天的清华北大,是件很光彩很荣耀的事儿。
名师出高徒,颜回下定决心要好好听老师话。因为老师天下闻名,他说的话做的事,肯定都百分之百正确。自己只要老老实实地照做,就一定会有大出息。抱着这样的心思,每次,颜回在课堂上都坐得笔直,老师讲什么,他都一字不落地做好笔记。别的同学会在课堂上争论不休,或者向老师提问,甚至质疑老师的观点。但颜回觉得这些同学真不尊重老师,他感慨地说:“老师教的东西,越看,越觉得高明,我们永远都学不完。”言下之意,你们居然质疑老师的学问,真是难以理解,真是不可原谅!
有一次,颜回上街,看见一个买布的和卖布的在争吵。买布的说,他扯了三尺布,一尺八钱,三八二十三。可卖布的居然要收他二十四钱,实在太不讲理了。颜回听了是哭笑不得,他赶紧走过去主持公道。他对买布的说:“三八二十四,你怎么说二十三呢?”买布的不服气:“三八就是二十三,不信,咱们找孔夫子评理去!”于是,两个人跑到孔子面前。颜回很有信心,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自己能输吗?可是,孔子却说:“三八就是二十三,颜回,你输了。”老师的答案太“雷人”了,颜回被劈得外焦里嫩,他是百思不得其解呀,三八怎么就变成二十三了呢?虽然不理解,颜回却一句话也没问,而是老老实实地向买布人道了歉。
孔子有时候也会找学生单独聊天,他跟别的学生聊天,学生都会问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可每次跟颜回聊天,颜回总是一句话都不说,而是毕恭毕敬地端坐在那里,竖着耳朵听老师说,无论老师说什么,他都点头,并郑重地记下来。对此,孔子觉得很奇怪,自己就算故意说错,颜回也把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这学生的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呀?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颜回不但脑子没问题,人还很聪明,又勤奋又好学,是个很听话的好学生。
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学生,连孔子这样的大圣人也不例外。孔子慢慢爱上了颜回,把他树为典范,到哪儿讲学都带着他。
孔子真是个好老师,他教出来的学生,有的经商致富了,有的成了一国之相。只有颜回,虽然深受老师的宠爱,却始终没有什么突破和大作为,一生穷困潦倒,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什么著作,只有只言片语,且还和孔子的思想一致,基本上就是孔子的“复印件”。
做学问就是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如果把老师的话当作金科玉律,而不加思考、分析地全盘接受,那么,肯定学不好,没有大收获。所以说,太听话的学生,未必会成为优秀的人。(文:汤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