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家乡柳林镇

(2024-06-02 16:16:46)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散文选


我的家乡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它是陕西凤翔县的柳林镇。柳林镇的出名,因其是名酒西凤酒的原产地。

柳林镇既没有别致的山水,也没有惹眼的景点。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对它是陌生的,只有少数嗜好喝酒的人对它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它在中国版图上只是关中道八百里秦川西部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

我就出生在这里。我的整个童年和少年都在这里度过。放学以后和同伴的追逐嬉闹,以及课余时间在山沟里赶放羊群是我童年所有幸福的回忆。这里的水养育了我,造就了我最初的血液、毛发和铸造骨头的钙。

离开柳林镇将近二十年了。我上小学、中学时,全镇也就万把人口。仅有的一条街道,站在东边的人若高喊一声,西边的人就能倾耳听到。缺水少雨时节,街道上干燥的浮土像面粉一样,风一吹遮天蔽日;雨天,街道泥泞不堪,学生上下学动辄会被黄泥扒掉雨鞋。街道两边是一些低矮的店面,供销社、生产资料公司、医药店、邮电所委身其中,百货商店和饭店少得可怜。逢双日集时,街上虽能热闹一阵,但一到正午人们纷纷作鸟兽散,单日街上行人更是稀少,显得格外冷清。

一晃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里,虽然我逢年过节有时也回家乡看望亲人,可从来没有时间和心思去解读家乡。匆匆地来,匆匆地去,如一个过客,好像家乡的变化与我这个游子无关紧要一样。唯有去年国庆节我回家乡时,因柳林镇正在如火如荼地打造小康示范镇,我才留意起柳林镇的变化来。

柳林镇的表情是现代的。然而当你走近它时,会发觉柳林镇仍有乡村的神韵、泥土的韵味、花草的芬芳。街道两侧的柳树犹在,枝条密密麻麻,叶子浓浓郁郁;古老的中学尚存,只是现在被改成职业中学。每当我从它门前经过,我都会想起我的语文老师,他每每上课时,会撩一撩衣襟,咳嗽两声清清嗓子,然后从“之乎者也”开始,把自己端端正正作成一篇古文;田野里,过去只能在《新闻联播》节目中看到的现代农业镜头在这里也成为一幕幕现实:农民开着收割机在地里收玉米,开着播种机在地里种麦子。亭亭玉立的包谷秆遇到收割机束手就擒;小麦种子撒着欢儿从播种机里蹦跶出来,一溜烟钻进泥土里。田间地头,乡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收成,那种等待收获的喜悦,不断叩击着他们的心房。

柳林镇镇区道路宽广笔直,道旁树木生机盎然,路灯气派亮丽。再往前走,道路两边一座座楼房正在崛起,而两边的空地上又搭了工棚,竖起了塔吊,预示着将来,更新更美的建筑群会拔地而起。文体广场上,老人在舞夕阳红,少年在炫民族风。继续前行,狭窄的街道已被拓宽,街道两侧的土坯房已被五六层的楼房所替代,错落有致,煞是好看。街道两侧的门店排列整齐,超市、照相馆、网吧、银行网点应有尽有。农贸市场人声鼎沸,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街上停放的小轿车、出租车、三轮客运车多得不计其数,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我站在街道后边的镇政府门前正在怀旧时,一位当年的同事把我迎进他那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他高兴地告诉我,现如今,镇上与全镇行政村都通上了柏油路,公交线路四通八达,有几个村与宝鸡市也通上了公交。他向我叙述柳林镇的变化时,我感觉家乡的脉搏随时代一起蓬勃跃动,在我的心中留下日新月异的惊叹!

离开家乡返城时,镇上一家卖光碟的商店正播放着《家乡美》,那高亢嘹亮的歌声在我耳边萦绕:“家乡美,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的水……”是啊,家乡的水滋润着关中西部这一片肥田沃地,家乡的水同时也豪迈着西部人的气魄和胆量。【周俊鹏(陕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吃花美事
后一篇:飞机上的爱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