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话关中道

(2024-04-26 18:50:29)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散文选


关中道是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执政时期在陕西设立的地方二级行政区划,在民间,这个叫法仍然使用。它与关中地区、八百里秦川、渭河平原的意思大致相同。

道的设立由来已久。在汉代把民族地区的县称为道,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县)有蛮夷曰道。”其行政级别很低。唐太宗时期,把道升级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在全国设十个道,即所谓的“贞观十道”,国都长安属于关内道。到了唐玄宗时期,又把全国改设为十五道,长安划入京畿道。宋朝把道改称为路,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今天的西安属于永兴军路。清朝实行省、道、州(府)、县四级地方区划,道的地位降低了,陕西的省城设在西安府。

1913年1月8日,北洋政府颁布《划一现行中央直辖特别行政官厅和地方各级行政官厅组织令》,将清朝的四级地方行政区划改为省、道、县三级,全国共设九十三道(1922年增至九十七道,故有“民国百道”之说)。道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为观察使,办公机构为观察使公署。北洋时期,道的设置不如省县两级稳定,其内设机构也很不完善,只有行政组织,而没有立法(权力)机构,兼有行政区和监察区的双重性质。

1913年11月12日,陕西省地方行政区划出台,全省共设陕西北道、陕西西道、陕西中道、陕西东道和陕西南道共五道,今天的西安市属于中道,中道的第一任观察使是宋联奎,观察使公署设在西安城内西大街东段路北(今天的社会路)。

1914年5月23日,北洋政府颁布《道官制》,观察使改称道尹,观察使公署改称道尹公署。同时,对道进行裁汰合并。这时,陕西省下设三道91县。陕西东中西三道并为关中道,下辖43县,是全国辖县最多的道(黑龙江省的黑河道仅辖三个县,是辖县最少的道)。第一任关中道尹为陈友璋;榆林道(原陕西北道)辖23县,汉中道(原陕西南道)辖25县。

关中道43县,包括了今天整个关中地区和陕南个别县区。它们分别是长安县、咸阳县、兴平县、高陵县、临潼县、鄠县、蓝田县、泾阳县、三原县、盩厔县、渭南县、富平县、醴泉县、同官县、耀县、大荔县、朝邑县、郃阳县、澄城县、白水县、韩城县、华阴县、潼关县、华县、商县、蒲城县、雒南县、柞水县、凤翔县、岐山县、宝鸡县、扶风县、郿县、麟游县、汧阳县、陇县、邠县、栒邑县、淳化县、长武县、乾县、武功县、永寿县。这些县名大多数今天仍在使用,例如蓝田县、富平县、三原县;有些县名因为用字生僻,今天已经简化了。例如鄠县简化为户县,盩厔县简化为周至县,醴泉县简化为礼泉县等;也有些已经变成了市辖区,如商县是今天的商洛市商州区;有些变成了今天的县级市,如华阴县今称华阴市;还有个别县名已经完全消失,例如朝邑县。

关中道内设内务、财政、教育、实业四个业务科室,负责人称为科长。道尹的人选由省长推荐,经由国务总理呈请大总统批复后方可就职,但这不过是走个形式,实际上用人权还是在省长手里。道尹的主要职责是:颁行单项行政规程;监督所属官吏;节制调遣驻扎道区范围的巡防队、警备队;委任对于财政的监督;委任对于司法行政的监督。当然,在北洋时期地方军阀割据的情况下,有些权力不过是徒有虚名。

道辖各县的负责人称作县知事(1921年改称县长)。不管是道尹还是县知事,均实行独任制,不设副职。1914年关中道尹的月薪为500元,内设四科的科长和道尹秘书均为100元(当时陕西省长的月薪也只有800元)。1914年的北京城,四口之家月均11元即可维持日常生活。1917年,关中道尹的月薪已经涨到了700元(当时在北京大学就职的胡适月薪260元,这已经让他激动了好一阵子)。

1924年1月,北洋政府通令撤销道级建制,地方行政区划变成省县两级制。由于当时政局混乱,战乱频频,所以关中道和关中道尹均未依令撤销。1926年11月,冯玉祥的国民军击退北洋军阀刘镇华的镇嵩军,攻入西安,关中道尹官职被取消,关中道随即消失。撤道后,各县归省直辖。

关中道存在的时间只有十来年,曾任道尹一职的有陈友璋、贾济川、井勿幕、南岳峻等数人,其中以井勿幕的影响最大,他是陕西辛亥革命的领袖之一。西安古城墙的勿幕门(民间俗称小南门)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王友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露水天地间
后一篇:自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