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梦想
(2024-03-31 21:52:04)
标签:
善思则明 |
分类: 散文选 |
大漠之上,飞沙走石,不见长河落日,却见一支驼队,浩浩荡荡,日夜兼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张骞出使西域。
时间在建元二年(前139年)。陕西城固人张骞怀揣梦想,带领百人从陇西(今甘肃一带)出发,一路向西。所经之处,人迹罕至,水源奇缺,不是热浪滚滚,就是冰雪皑皑。风餐露宿,不少随从或因饥渴倒毙途中,或葬身黄沙、冰窟,献出了生命。尽管如此,依然挡不住张骞前行的步伐,他们心中只装一个念想:为了大汉江山,寻找盟友,共抵侵扰,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抵达了梦想的彼岸,足迹踏遍亚欧大陆,不仅获得了大量过去闻所未闻的资料,而且也传播了西汉的声威,使天山南北与内地首次联成一体。中原同西域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使臣、商队、宗教僧侣的往来,吸引当时世界几大文明汇聚,大汉精神深入边疆,既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也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凿空西域”,这是史学家司马迁对张骞的高度评价。一个“凿”字,凿出了一个民族勇往直前开天辟地的精神气质,凿出了一代人不畏艰险奋发图强的豪言壮志!古今中外,只有张骞才配此言。因为,他带着一个民族的使命,完成了一个时代、两种文化的交融。这种交融影响深远,是一种超越地理范畴的文明符号。与其说张骞凿出了一条繁荣发展的通商之道,不如说凿出了一条连接东西方思想的文化旅途。从此,一段传奇与一个人的名字——张骞,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这种带有强烈向心力的效应,不是简单用一个惯常的“时势造英雄”就能概括和诠释的。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需要人才,现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何尝不需要人才?可是,谁是人才,真正的人才在哪里?
一个民族或一个人深埋在灵魂深处的能量,是巨大而不可估量的。它就像地下深埋的滚滚岩浆,炽热无比地聚集着,等待着。一旦时机成熟,便冲出重重包围,瞬间把黑暗变成白昼,把冰山融成激流,把一切遥远的荒凉和愚昧摧毁……张骞和历史上所有伟大的人物一样,最大的人格力量就是内心强大,勇于突破。
很多时候,我们身边并不缺乏施展才华的舞台,而缺乏的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可惜,有的人安于现状自甘平庸,任你怎么召唤或激励,他都麻木不仁和无动于衷,于是一个又一个机会悄悄溜去。等看到别人的鲜花和红地毯,才恍然大悟,追悔莫及。那有何意义呢?
历史是人创造的。事在人为,最终强者决定生活的方向。梦想可以遥远宏大,也可以触手可及,关键是你要真切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目标在什么地方。只要你能够下定决心,每一刻都可以成为新的起点。每一个起点,都可以成为开拓人生的“丝绸之路”。
张骞心系西域,诚然可贵。但西域在他没抵达以前,只是一个梦想,甚至是一种奢望。难得的是,他从不抱怨,也不盲目追逐,而是坚持一条道走到底,不为世俗和偏见所累,始终坚信那个等待他的目标会出现,所以成就了绚丽的梦想。
带着使命,凿孔前行,一切希望都在意料之中!【(陕西)郑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