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庆灯笼会”
(2024-01-26 20:31:56)
标签:
善思则明 |
分类: 文化园地 |
蓝田汤峪镇附近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子,叫聚庆村。这个村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让这个村闻名的还有一个会,叫“聚庆灯笼会”,每年正月初五举行。这天,几乎整个蓝田,甚至西安的各种灯笼都会聚集在这里,不仅如此,还有许多人来这里观灯笼、买灯笼,逛会、看戏,看热闹。
按照蓝田的年俗,一般年三十、正月初一在家,不出门,初二到初四是出门走亲戚拜年。农村的拜年习俗是“小看大”,也就是小辈给长辈、老人拜年。不过,初五以后、正月十五之前,则是老辈到小辈家去送灯笼。因为有买灯、送灯的需求,聚庆的灯笼会就自然形成了。聚庆的灯笼会历史悠久,但具体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谁也说不清楚。
灯笼会为什么单单在聚庆村形成?大概是因为聚庆村比较大,而且这个村会唱戏的人很多,过去,每年都唱。有戏就吸引了许多人去看,一些卖灯笼的便把灯笼带到戏场去卖,渐渐地,就形成了灯笼会;另外还有个原因,聚庆村旁有个小村叫王家碥,村虽小,但家家户户都会做灯笼,过去灯笼会上卖灯笼的几乎全是王家碥村的人。即使今日,灯笼会上的灯笼还是王家碥的居多。
正月初五这天聚庆村的马路两旁,几乎成了灯笼的世界。人们在挑选、欣赏灯笼的同时,还能品尝各种小吃,实在是惬意。说是灯笼会,实际上卖什么的都有,尤其是卖麻花的最多,因为蓝田一带送灯笼的同时还讲究要送麻花。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食品和小吃。近几年,甚至还有卖鸡鸭鱼肉、水果、玩具的。如今,灯笼会已成为以灯笼为主,什么东西都有的农村市场。不过,这个市场一年只有一次。过了正月初五,一切都“烟消云散”。
过年送灯笼、挂灯笼、打灯笼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文化。送灯笼,谁给谁送,送什么样的灯笼,什么时候送都有讲究。比如女儿结婚第一年的正月十五前,娘家的父母就一定要给女儿送两个大灯笼,蓝田人叫“追灯”。
其实,正月十五送灯、打灯、挂灯的习俗不只蓝田有,陕西乃至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因为灯笼代表了喜庆、红火和祥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欣赏花灯也已成为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宿育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