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谈(112)

(2024-01-15 17:16:35)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学习园地

112)北岸无猿又何妨

清代,一度刮起了考据之风。当时,有一位秀才,捧着李白的诗研读起来。在读到《早发白帝城》时,因为写的是三峡,他便拿出了《水经注》来考证。还真就对出了名堂,他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并且自言自语:“错了,错了,大诗人也会出错!”

秀才立即来到清代著名的学者梁章钜家,兴冲冲地说:“我有一重大发现。”

“噢,是吗?”梁章钜饶有兴趣地问。“当然!我发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有一个极大的谬误。我刚才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查考了《水经注》,书中谈到,瞿塘峡一带猿虽然多,但只生在南岸,不生在北岸。有好事的人将南岸的猿捉来,放到北山中,猿就不叫了,这道理就像‘貉兽过了汶水就不生育了’一样。可李白怎么说‘两岸猿声啼不住’呢?这显然是个大错误!”

望着秀才那眉飞色舞的样子,梁章钜不禁在心中感叹:这便是为什么李白是大诗人,而你是个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呆板秀才。于是,他又好气又好笑地对秀才说:“你的考据虽然很精细,但诗有诗的特点,它毕竟是文学作品,所以就不能像你那样拘泥于事实去分析啊!”后来,梁章钜曾一度想把“两岸猿声”改为“南岸猿声”,但他仔细斟酌之后认为,这样一改,诗就不合乎情理,会贻误后人。

确实,“两岸猿声”更能表现出江流之急,船行之快,也更能渲染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磅礴气势。试想,处在如此高速飞驰的轻舟上,穿行于七折八弯的航道中,诗人又怎么能分得清那若有若无的猿啼是发自南岸还是北岸呢?此外,“两岸猿声”更能表现出诗人归心似箭的急切心情。诗人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如今遇赦得还,真恨不得一步回到亲朋好友之间!他虽身在船中,可心儿早就飞到了他要去的江陵。

其实,对于大诗人李白来说,以写“错句”“错话”来表现他不同凡响的浪漫主义风格,是他一贯的手法。像人们所熟悉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等等,若认真考证起来,哪个不是不折不扣、不合事理的“错诗”呢?但细细品味起来,个个都像“两岸猿声啼不住”一样,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好诗! (查君书xawb202007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汉字谈(111)
后一篇:汉字谈(11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