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谈(100)

(2024-01-03 19:01:39)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学习园地

100)“冷板凳” 本是梨园行话

上门做客,不受欢迎,被主人家冷淡敷衍,叫“坐冷板凳”。“冷板凳”的说法源于梨园。

在戏台上唱戏,道具多为靠背椅子,至于板凳,则是专供敲锣鼓的人坐的。唱戏有锣鼓,场子里才热闹。开大幕前,先来一番锣鼓,叫闹闹场。如果场子里没有锣鼓,台侧的几条板凳便空着,而演员只能清唱,这场子就显得冷清,所以,梨园行话,将清唱称为“冷板凳”。后来,传说有个叫小三儿的演员到上海来唱戏。这个演员会唱的戏多,且扮相俊美,在北方很叫座。可是在旧上海滩,地痞流氓把持着戏馆,小三自恃活儿好,压根就没把这些地痞流氓放在眼里,这伙人便想法要整治他。小三儿登台那天,戏院门口不给出广告,甚至广告牌前的灯都不开。开场时,场子里冷冷清清,只有场子后边、票价低廉的高脚凳上有些观众,而前面的座位上只稀稀拉拉地坐着几个地痞流氓,他们还不时地对着台上乱喝倒彩。及至换场时,这伙人竟将椅子换下,放了条板凳在舞台中央,这下弄得全场哗然,戏也唱不下去了。此事一出,立即传遍上海滩,“坐冷板凳”就此在上海、随之在全国流行开来。(阎泽川xawb201911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汉字谈(99)
后一篇:汉字谈(10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