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谈(94)

(2023-12-27 22:34:27)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学习园地

94)风凉话

“风凉话”一词的来源,可追溯到唐代。据《旧唐书》载:唐文宗开成二年盛夏,骄阳似火,酷热难耐。一天,文宗皇帝和几个大臣聚集在未央宫吟诗消夏。文宗首先吟道:“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其意是说:人们都说夏天炎热难挨,而我却喜爱夏季的漫长。柳公权应和道:“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意即:有微风从南边吹来,在殿阁中能感觉到凉爽。文宗对柳公权的诗句非常赞赏,说它“辞清意足,不可多得。”其他大臣也争相吟诗附和。

然而,宋代大文豪苏轼却认为柳公权的诗句“美而无箴”,言下之意是说,诗句本身也许称得上“好”,但全无身为大臣“讽谏劝谕”的自觉。为此,苏轼续了四句:“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其意是说,唐文宗和大臣们在殿阁中乘时,根本就没想到天下百姓正苦于夏日的酷热及生活的艰辛。他人处于酷热中,你偏说凉快,不负责任地乱说一些言语,没有人情味。后人据此引申出“风凉话”一词。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把不负责任的冷言冷语或是那些打击别人积极性的嘲讽话,称为“风凉话”。曾朴《孽海花》第18回:“况且没有把柄的事儿,给一个低三下四的奴才含血喷人,自己倒站着听风凉话儿!”鲁迅《点句的难》:“这时候,只好一任那些反对白话,或并不反对白话而兼长古文的学者们讲风凉话。”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章:“世上有些人喜欢锦上添花或站在高枝上说风凉话,很难在别人犯了错误时多想想人家的长处。”(梁文俊xawb201908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汉字谈(93)
后一篇:汉字谈(9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