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谈(88)

(2023-12-21 22:24:42)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学习园地

88)“灯火阑珊”亟须纠偏

“灯火阑珊”是时下出现率较高的一个成语,不少人将“灯火阑珊”理解成为“灯火辉煌、灯火通明的景象”,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查阅相关典籍,“阑珊”一词共有五种含义:一是“衰减,消沉”。如白居易《咏怀》:“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二是“暗淡,零落”。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讲的是元宵节灯会的高潮已过,灯火零落、游人稀疏,而相约的人还在等着他——这更能体现“用情之深”;三是“残,将尽,衰残”。如“春意阑珊”,指春天渐去渐远。清代龚自珍《浣溪沙》词:“香雾无情作薄寒,银灯吹处气如兰,凭肩人爱夜阑珊。”四是“凌乱,歪斜”。如洪升《长生殿·仙忆》:“字阑珊,模糊断续,都染就泪痕斑。”其中的“阑珊”,表达的意思是字迹凌乱;五是“窘困,艰难”。如“近况阑珊”,指现在的情况不好,处境困难。如苏轼《减字木兰花》:“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从以上五种词义看,哪一种“阑珊”都不能解释为“灯火通明,兴致极高”。一些人把“灯火阑珊”理解为“灯火通明”,大概是因为在少数书籍当中,将辛弃疾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错误地解释为,元宵节灯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因此,“灯火阑珊”一词亟须纠偏,以免贻笑大方,误人子弟。(文:钱俊男xawb201906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汉字谈(87)
后一篇:汉字谈(89)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