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谈(34)

(2023-10-18 18:20:34)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散文选

34)三生 三世 三生石

三生和三世,意思基本一致,而且都和佛教有关联。

先看三生。三生一般指前生、今生、来生,有时也指今生的前三世,佛教里都称为三生。自唐始,由于佛教的盛行,三生逐渐成了诗文里的“常客”。白居易有一首《赠张处士山人》:“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唐牟融《送僧》诗曰:“三生尘梦醒,一锡衲衣轻。”元宫天挺的《范张鸡黍》第三折:“三生梦断九泉幽,兄弟也谁想你一日无常万事休。”

相比三生,三世的词义更丰富。它大致有这么几个意思:其一指夏商周三代,古人推崇三代,认为那是理想时代和社会,此词常见于古文,如“三世之时,民风淳朴。”其二指祖、父、子三代;其三指《春秋》公羊家主张的历史演变的三个阶段,即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其四指佛教的过去、现在、未来,大致与三生意思相同;其五指西方文化中的姓名往往来自于自己的父辈,三世可以表示某一姓氏的第三代,如拿破仑三世,也用于帝王的称号,如路易三世、爱德华三世。

关于三生、三世,笔者有一个猜想,那就是先有汉语里的三世,后有佛教的三世、三生。佛教进入中原后,借用汉语里的三世来阐释佛经概念。到了唐朝,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三世才改用三生。唐诗里“三生”一词频频出现就是最好的例证。

唐朝时还出现了三生石的故事,为汉语贡献了“缘定三生”这个成语。李源与慧林寺僧人圆泽交好,圆泽告诉李源,他要去投胎,约好十二年后杭州天竺寺相见。李源赴约,果见一牧童扣角而歌:“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文:张天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汉字谈(33)
后一篇:汉字谈(3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