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善思则明
善思则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128
  • 关注人气: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饮食谈(47)

(2023-08-20 21:47:32)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园地

45)丹凤锅盔

冯元兴

家乡丹凤有一种传统美食——锅盔,形似中秋的圆月,白里泛着微黄,尤其是刚出锅的那一刻,一股淡淡的麦香扑鼻而来,即刻打开人的味蕾,让人满口生津。

丹凤锅盔皮脆瓤柔,酥软相济,可口耐嚼,老少皆宜,是丹凤传统饮食的标志之一。

丹凤锅盔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为了让烙出来的锅盔达到酥软相济的程度,首先要在醒好的软面中分几次加入干面粉,在案板上反复揉和几遍之后,再推擀成圆形。

接下来,用食指和中指顺着生面坯的外沿画上两道圆圈印痕。

紧接着,一只手负责转动生面坯,另一只手不停地将生面坯折起一小部分轻轻地揉动,直至揉完一周。此两项动作叫折花子。

然后,将折好花子的生面坯放入平底锅中,重复前面的第二项动作,为的是加深花纹的印痕,只是这次改称拌(摔)花子。

用上下火同时烘烤十分钟左右,当然,中间还要翻几次面。

经过了上述几道工序烙出来的锅盔,看上去,中间部位颜色略显焦黄,而外周火色浅淡,呈白中泛黄的柔和之色。继续端详又会有新的发现:两道线条环绕锅盔一周,守护着中间部位由若干个体积大小不等、色泽深浅不一的小斑点组成的黄色区域,如一粒粒金豆镶嵌在锅盔表面,诱人至极。

锅盔的外表有铜钱厚的硬层,有点像锅巴,吃着香脆;而里层却是柔软的,又遂了一部分喜欢吃软面馍食客的心愿,特别是老人和孩子,这就是丹凤锅盔适应不同人群的特点所在。

丹凤的锅盔源远流长,享誉四方。早些年,丹凤还没有高速公路,一条312国道由县城横穿而过,是那些从陕北、渭南方向往南方运送苹果的车辆往返的必经之地。每当路过丹凤,司机师傅们总会停车买些锅盔放在车上作为干粮,或者带回家,让家人也一饱口福。

在物流迅捷发达的今天,南方的海鲜早上搭乘航班,下午就被端上了北方人的餐桌。近在咫尺的西安不缺丹凤的土特产,唯独丹凤的锅盔觅不见踪迹。近日,朋友来丹凤,离别时不稀罕品种多样的其他土特产,非要带上几个锅盔,也足以说明丹凤锅盔的美味。(xawb201910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饮食谈(46)
后一篇:饮食谈(48)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