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羊年说“羊”(4)

(2023-06-26 19:48:58)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散文选

4)羊的另一个闪光点——替罪羊

今年是羊年,颂羊的文章早已将其闪光点悉数曝光。可阅读了诸篇优美的“羊文”后,发现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羊的另一闪光之处——替罪羊。

美国动物学家罗杰·卡拉斯在《完美的和谐:人类的动物侣伴》书中,结合神话、传说和真实的历史,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阐释了动物改变人类的历史进程。他把山羊列在家畜的首位,并称“羊是改变人类历史的动物”。

考古发现证实,最早被人类驯养的羊出现在西亚。我国境内家羊虽比西亚晚了近5000年,但在赋予羊身上诸多文化内涵方面,我们的祖先并不比他人逊色,羊为祥瑞的观念一直沉浸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可以说,“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灵物,从一开始就不只是餐桌上的美食。被史学界誉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国宝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件商代青铜方尊。至于为什么铸成“四羊”?主要是因为商代的“羊”通“祥”,铸造四羊方尊,寓意吉祥;根据《说文解字》解释:“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可见,羊也代表着“美好”。有学者研究指出,法制其实起源于远古的游牧民族。其原初的情景是,判案都在祭祖的祠堂内进行,让那些作案者在祖先神灵的威慑下产生悔过之心。上古神话传说中的神兽獬豸原型,其实就是佩戴羊角和羊面具的巫师。由于獬豸是公平正义的象征,故而,羊又代表了公正。

然而,一般人却忽视了“替罪羊”的出现,它不仅标志着社会与文明的进步,而且也体现羊的奉献精神。

羊在上古时期是受法律保护的。羊虽是小牲口,但也不能随便宰杀和使用。《礼制·玉制》谓“大夫无故不杀羊”,意思是说,只有在特殊的时候才能用羊,而这个“特殊时期”指的就是祭祀。据此,有人称让羊给人类“顶罪”出现在周朝,但这并非“替罪羊”的最早由来。史载,在殷商早期,级别最高、最隆重的祭祀是“人祭”,即用奴隶献祭的恶俗,河南安阳殷墟考古中的大量发现就是佐证。当时,殷人特别喜欢杀主要的敌人——以羊为图腾的羌人来祭祀。后来随着社会进步、人的开化及羌人的奋力反抗,“人祭”被禁止,随即用羌人的图腾羊来替代。就这样,人祭彻底退出祭祀舞台的同时,“替罪羊”源源不断地产生了。

《现代汉语词典》对“替罪羊”是这样注释的:“古代犹太人在赎罪日用作祭品的羊,表示由它替人受罪,比喻代人受过的人。”替罪羊现在看来是一个贬义词,是羊的一种悲剧。实际上,无论从古犹太人还是殷商人用羊做祭品看,替人担罪的羊是神圣的。因此可以说,这种“替人受罪”“代人受死”的“奉献精神”,无疑是羊的另一个闪光点。

其实,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羊的驯化对原始先民来说,本身就具有着特殊意义。在自然放养的前提下,羊所吃的大多数是人类不能直接食用的植物,羊吃草,人可以吃羊肉、喝羊奶。套用赞美牛的话说,羊吃的是草,奉献的是羊肉和羊奶。这难道不是一种“奉献精神”?同时,羊的驯化扩大了人类原本无法利用的草地资源,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这对人类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奉献!(文:赵柒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