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寿礼俗(2)
(2023-01-08 20:57:33)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化园地 |
(2)贺寿送何礼
作为一种尊老、养老的传统道德,生日主要是向老人、长辈祝贺的。通常都是在五六十岁之后才“做寿”。届时,来宾一般都会向寿星馈赠生日礼物。
在小说《红楼梦》第七十一回中,有为贾母做寿的场面——“自七月上旬,送寿礼者便络绎不绝。礼部奉旨:钦赐金玉如意一柄,新缎四端……元春又命太监送出金寿星一尊……余者自亲王附马以及大小文武官员家,凡所来往者,莫不有礼,不能胜记。”足见当时奢华和金银纷呈的祝寿气氛和场面。
通常人家的做寿远没有这样的排场,而生日贺礼也不会如此豪华阔绰。最常见的祝寿礼物有以下几种:
寿屏 是祝寿的普遍馈赠品,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流行。寿屏即作为寿礼的书画条幅,其中有四条幅、六条幅或八条幅。上面题有吉祥贺辞或画有寿星老人、仙桃之类。
寿幛 也叫礼幛。明代盛行幛词,并形成寿幛。它是大幅或整幅布帛(多为金色、红色)上题有吉语贺辞,在整幅的红绸缎上,则多是剪贴喜纸。寿幛通常为中堂大小,有直式、横式之分,但不论直式、横式,皆采用长方形。寿幛上多为赞颂性或祝福性的话。以四字为多,如“寿比南山”等;也有一个字的,如“寿”字。另外,送男常用“仁者有寿”“贵寿无极”;送女则用“蓬岛春蔼”“寿域开祥”等。所有“寿幛”,均挂在院中的天棚四周,以便向客人展示。
寿联 寿联即祝寿用的对联。最常见的如“福如东海常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寿联因性别、年龄的不同,措辞也有区别,如女性七十寿联:“金桂生辉老液有贰;直草长春庆古稀。”男性八十寿联:“渭水一竿闲试钓,武陵干树笑行舟。”经典的双寿联有:“花放水仙夫妻偕老,图呈王母庚婺双辉。”
寿桃 有送鲜桃的,但多数是用面粉制成的寿桃,而且桃嘴要染成红色。神话中,王母做寿,在瑶池设蟠桃会招待各路神仙。自此,人们便都用桃来祝寿。陈放在寿堂案几上的寿桃,一般是九叠(层)盛作一盘,三盘并列摆放。
寿烛 专供祝寿用的红色蜡烛。蜡面上印有金色的“寿”或“福如东海”等字词,一般长一尺、重一斤左右,插在寿堂香案的蜡杆上。庆典开始时点燃,既作庆贺,也增添热烈的气氛。
寿酒 “无酒不成席”,庆贺时,主人都会摆酒宴款待客人,所以,很多来宾都送酒。在北方,多以竹叶青、古井贡、状元红等酒作寿酒,而东北则以人参酒作为寿酒的上品。
寿面 寿宴上吃的面条,亲友可以赠送、主人也可自备。我国的传统食品面条历史悠久,而且其形绵长,所以寿日吃面,取延年益寿之意。寿面讲究要长3尺,每束(捆)须百根以上,盘成塔形,并罩上红绿纸的拉花,敬献寿星要备双份。
富贵耄耋图 祝贺七十、八十岁老人生日时,常用此图作贺礼。图上有一株盛开的牡丹花,飞蝶在花上缭绕,有几只猫正在扑蝶游戏。牡丹花是富贵的象征,而猫与“耄”谐音,蝶与“耋”谐音,“耄、耋”都是长寿之意。
福禄寿图 图中有一老寿星捧桃伴鹿,上有飞蝠,鹿谐音“禄”,作官升迁之意;蝠谐音“福”,寓幸福常伴之意;寿星即指被恭贺者,寓其长寿。有的画面上还有童子仰望飞蝠,意为“翘盼幸福”。此图一般悬挂在中堂。
灯花儿 是用彩色灯花纸捻成花形,蘸上香油。灯花的数目要比做寿者的岁数多两个,一个为“本命年”,一个为“增寿年”。晚上,由做寿者上香点燃,其子女每人托一灯盘,列队至大门外,将其与神码、敬神钱等一起焚烧。
当然,也有送寿糕、寿饼、寿馍、五瑞图、“寿”字吉祥物等的,也有送鸡鸭鱼肉的。一般要用红纸剪成“寿”或“福”字粘在寿礼上,寓意长寿幸福。(文:蓝 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