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演讲比赛的即席点评
(2022-12-12 21:03:02)
标签:
善思则明 |
分类: 散文选 |
在地球上,人类是唯一能够用语言(也就是说话)进行交流的动物。当然,人类交流的方式还有很多,如用肢体语言、眉目传情(也可以说成眉来眼去、挤眉弄眼)等,但说话,是最主要的交流手段。具体来说,小到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大到国会大厦的共商国是,倘若没有说话来交流,行吗?
说话还有另一层面的意义,这就是在现代民主社会中,说话是民众的一种权利。对任何问题,特别是对那些事关公众利益的公共话题,每一个人都有权把自己的观点大声表述出来。话语权不仅仅属于有权的人和有钱的人,也属于平凡的草根。牢牢记住并努力践行这一点,很重要。
演讲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说话方式,是演讲者希望用自己的陈述、论理、抒情来影响,甚或感染受众的一种说话方式。演讲感动受众的不二法门,是真实(不能说假话)、扎实(内容要充分)、朴实(不能花里胡哨)。而且,岂止演讲,我们做事、做人,真实、扎实、朴实,同样也是必须恪守的底线。
今天演讲比赛的第一个环节,是参赛者现场抽题,根据题目里提供的新闻事件准备5分钟,然后进行3分钟的演讲——演讲者的真实水平,要在这个环节里被严格考验。我觉得,做好这种题目的关键,是要尽量准确、尽量深刻地找准蕴含在新闻事件中的道理,当然,把道理尽量清楚、尽量生动地加以表述,也不可或缺。
对同一个新闻事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甚至也可以见仁见智。在这里,我想对题目中的新闻事件,做一点解读,供各位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去基层调研扶贫工作,一位老人看着习总书记问道:“怎么称呼您?”——媒体曾多次报道,全国实现了电视村村通工程,但是面对着经常在新闻联播中出现的习近平总书记,一位山村老人竟然不知道他是谁,联系到新闻中所说这位老者家里“一盏节能灯是唯一‘电器’”,我的心中倍感沉重。中国现在富裕了许多,但在实现“公平”上,却依然任重道远。
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为每一位入学新生建立了诚信记录卡;上海市也启动了个人诚信记录——美国文化中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命题:“总统是靠不住的”,并以此为据强调对总统的监督。其实,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所有的人都是靠不住的,因此,一个健康的社会,在道德和法律这两个层面,就必须都有清醒的监督意识和完善的监督体制。当然,监督的重点,是包括总统在内的大大小小的公共权力掌握者。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不乏类似的东西,坊间俚语“人在做,天在看”之谓,不就是在宣示一种道德监督吗?还有,东汉时,我们陕西渭南出了一位大儒杨震,世称“关西孔子”。此人不但学问渊博,而且为官清廉。一天晚上,有人到他家里送钱,杨震严词拒绝。送钱人说:“没人知道……”杨震回答:“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岂可言‘无知’。”这个历史上有名的“四知”故事,是在告诉我们,即就是在杨震这样的正人君子心中,其实也有着一种无形的监督力量存在。
手写能力的退化,预示着用汉字承载着的历史记忆丧失——太危言耸听了吧!从软笔书写,到硬笔书写,再到键盘书写,这是书写工具不断进步的一个过程,是无法逆转的历史潮流。诚然,人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在给我们带来新的美好的同时,也往往会使我们失去一些旧的美好,但进步就得付出代价,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书写工具改变了,但汉字依然存在,作为文化的载体,它的作用一点也没有减少,只不过书写(尤其是软笔书写)成为了一种“小众艺术”而已。当前,在青少年中强调一下汉字书写是必要的,但不应该对键盘书写的负面效应言过其实。
……
时间关系,就说到这里吧!
最后,我要对一位女同学特别地表达敬意。
参加最后决赛的三位同学都很优秀,应该说是实至名归。当那位男生演讲结束后,尽管还有位女生没有演讲,但胜负已无悬念。这时我注意到,决赛环节第一个演讲的那位女生,脸上现出灿烂笑容,真诚地为刚刚结束出色演讲的男生鼓掌。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上,我们的确应该每时每刻都力争成为胜利者。但遗憾的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永远成为胜利者。这不要紧,只要努力了、尽力了,我们就不是失败者;并且,只要真诚地给胜利者鼓掌,我们就能成为高尚的人。胜利者只有一个,但高尚的人却可以有很多。愿与在座的各位共勉——我们当然不能放弃争取成为胜利者的努力,但更为紧要的是,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一定要成为高尚的人。(文:商子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