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善思则明
善思则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128
  • 关注人气: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说蝉蜕

(2022-11-26 17:52:06)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散文选


蝉蜕,即蝉的幼虫变成成虫时脱下来的壳。有的地方,称之为“枯蝉”,我觉得这名字非常好。虽然蝉从幼虫变为成虫,是一次“化茧为蝶”的过程,但毕竟,旧生命已经消亡,只剩下一个干枯的“外壳”了。而且叫“枯蝉”,颇有一些“禅”的味道。

在乡村,出蝉的时节,随处都能看到蝉蜕。树干、树枝上,棚架顶,篱笆边,甚至于路边的一株枯草上。仔细观看,很有意思!蝉蜕,躬着身,用它的脚爪紧紧地抓住所贴附的物体,仿佛是在用力留住自己的生命;蝉蜕的脊背上,则裂了一道长长的缝隙,蝉,就是从这道缝隙里脱身而出的。蝉,走了,留下了空空的蝉蜕。每次看到蝉蜕,我总会忍不住地注视好一会儿,那蝉蜕,仿佛一间空房子,它的主人已经走了,只有它还留在那儿,见证着已逝的时光和曾经的生命存在。于是头脑里满是沧桑和衰败的情绪,我似乎看到了在时间的深处,生命无可奈何的寂寞。

蝉的幼虫,乡下人叫“知了龟”。据说,一只“知了龟”要长大,需要整整三年的时间。而且在这期间,并不是每一个都能“长大成人”的。夏天里,母蝉将蝉籽产在嫩的树枝上,过些日子,那带有蝉籽的树枝就干枯了。待到某一天,大风骤起,树枝被刮断落到地面上,蝉籽才有机会成活下来。如果干枯的树枝过于坚硬,不能被刮断落到地面上,那么,其上面的蝉籽就只能“夭折”了。而那些随着树枝落到地面上的蝉籽,也不一定能完全存活下来。因为那些树枝,也许会落到水上,也许会落到坚硬的石头上,还有,或许会被拾柴的人捡走,而这一切的可能,都会使蝉籽失去存活的机会。所以说,每一粒蝉籽,生成为蝉的幼虫的机会都是十分难得的。

蝉籽,是怎样进入地下的?我没有亲眼见过。我想,也许是带有蝉籽的树枝落地之后,蝉籽本能地钻入地里;或者是树枝腐朽,则蝉籽入地。虽然没见过蝉籽是如何进入地里的,但蝉幼虫的成长,我却是亲眼目睹过。小时候居住在乡村,每年冬天,或者春天,总会有乡下人刨树。每当有人刨树时,我们总喜欢围在旁边,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捡取“知了龟”。“知了龟”就生活在树根的周围,它们靠汲取树根的水分存活。刨树时,一旦树根被刨出,那“知了龟”也就被“带”出来了。年份不一,“知了龟”的大小也不一样。有的快要长成了,有的只有豇豆粒那么大,还有的仅米粒般大小。这时的壳尚未变硬,放在手中,软软的。那时候,只是觉得好玩,却从未想过一只“知了龟”生命的艰难。

终于在某一天知道了一只“知了龟”的生命竟然艰难如斯!当再次面对一只蝉蜕的时候,怎么能够不油然而生苍凉、悲寂之情?那间“空房子”,是对一段生命的长长记忆——幼小的、艰难的生命记忆。

我的祖母在世时,每年夏天,她都会捡拾一些蝉蜕。村子里,谁“害眼”了,或者喉咙干痛,祖母就用蝉蜕熬水给他喝,据说蝉蜕能“明目、止痛”。为此,我专门查阅了资料。原来,蝉蜕是一味很重要的中药。《本草衍义》:“(蝉蜕)治目昏翳。又水煎壳汁,治小儿出疮疹不快。”《本草纲目》:“(蝉蜕)治头风眩晕,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疗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文:路来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茶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