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丝绸路新游记(肖云儒29)
(2022-09-10 20:04:48)
标签:
善思则明 |
分类: 散文选 |
(29)“小虫子”怎样变成巨人?
一个孩子在草原上玩耍,初升的太阳将草茎上的露珠照得晶莹剔透。孩子蹲下来想捧上一颗露珠,回去送给妈妈,却停住了小手,他看见一只小虫子,正在那草叶上慢慢地朝露珠爬去,爬几步就掉下去,又重新开始,失败多次之后,小虫子终于爬到了草叶的上端,吮吸着甘美的晨露。这一幕让孩子终生不忘,在以后的岁月中,每遇大事,他就会想起小虫子的耐心、执着,在心中对自己说:“人之临事,当如是矣!”然后坚定地朝前路走去。
这个孩子诞生于撒马尔罕南部的碣石,他就是后来威震四海的帖木儿!我们今天去撒马尔罕的古尔-艾米尔陵墓参观,站在帖木儿墨玉石棺椁面前,那个孩子与小虫子的故事在我脑际挥之不去。
公元14世纪中叶到15世纪初世界史舞台上的主角,强大的帖木儿帝国开国君主,是个伟人,也是个智者。若论千秋功罪,不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写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五位君王之下。正如史书总结的:“蒙古三大汗国,帖木儿并其二,克印度,败土耳基(土耳其)。”
帖木儿的身世有很多待解之谜。譬如,他到底属于哪个民族?为什么至死也不称“汗”?我原来不知其详。这次到实地考察,才弄了个八九不离十。他本是突厥人,父亲还当过突厥一个部落的首领。自小信奉伊斯兰教,也接受了近邻波斯帝国诸多文化的影响。祖父是蒙古察合台帝国的大臣,也担任过碣石的一名封建城主。你看,帖木儿的文化背景中有了突厥、蒙古、波斯、伊斯兰教和蒙地藏传佛教如此斑驳多彩的元素,这恐怕是以后成为跨国君主最重要的原因。
力不在武而在文,胜不在侵而在略,在经略、谋略也。外族人要在蒙古人地区察合台称王,没有蒙人血流和成吉思汗的庇荫是很艰难的,他打出察合台蒙古王族这张牌,很快化解了障碍。他娶西察合台国王的蒙族公主为妻,使自己变为成吉思汗家族外围的一员,人称“驸马帖木儿”。他又像曹操一样,自己不称帝,接二连三挟持察合台王族的人为傀儡以令诸侯,在位后执掌实权。取得统治合法性之后,才开始施展自己的文韬武略。
他投靠突厥以抗蒙,获得了碣石的统治权;羽翼丰满后,又与原先赖以起家的察合台汗决裂,几次领军远征波斯、花剌子模,挥师讨伐蒙古帝国的另一汗国伊尔汗国和阿富汗。过了几年,又带兵80万远征印度,占领印度首富之城铁利。极盛时的帖木儿帝国疆土西达土耳其,东至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南到波斯湾,北达俄罗斯的莫斯科。他是征战40年而无败绩的统帅。
在战争中帖木儿因伤而跛,被称为“跛子帖木儿”,但这个跛子行遍天下,征服了世界。终于像那只草叶上的虫子,以不屈不挠地努力,饮上了甘甜的露水。
史书记载的:在吞并蒙古三大帝国,克印度,败土耳其之后,曾“卑辞厚币以诳中国,始则诇伺,终乃大举。傥不死,明人其旰食乎!”朱元璋仅大帖木儿8岁。帖木儿26岁时起兵反抗蒙古,6年后,40岁的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又20年,帖木儿几度遣使者希望与明朝建立反抗蒙古的同盟,但几年后又羞辱明使。后因帖木儿仙逝,才避免了这场世界性的大战。
回顾历史的冷酷凄凉,更感觉到今天阳光的灿烂和友谊的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