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丝绸路新游记(肖云儒26)
(2022-09-07 15:54:14)
标签:
善思则明 |
分类: 散文选 |
(26)痛并温暖着
丝路媒体团在乌兹別克斯坦境内希瓦到努库斯段,遇到一点险情:油荒。预定的加油站有汽无油或干脆关闭,被困途中整整5小时。直至下午七时,眼看夕阳西下,不能冒在野外过夜的危险,只好再租一辆大巴,将在下一站负有采访报道任务的同志和老人、女士,先行拉到希瓦城。每车只留下一位主驾,等候专门调拨的油车送油。
临分别时,两批同志珍重道别——自离开起点西安,我们的团队还是第一次一分为二。
我第一批走,到达希瓦宾馆是晚上9点,而第二批团员带着车队到达,已是半夜一点。为了不再为油所困,我们这些惊弓之鸟连夜又买了一次油,是“黑油”。所幸还堪使用,第二天,睡眠严重不足的记者兼司机又拉上我们跑了300公里,中间拐过一段沙漠公路,几辆二轮驱动的车陷进沙中,好不容易连推带拉弄了出来。
向晚时分,来到努库斯市。当即又买了一些“黑油”,用塑料瓶子逐车灌进油箱,折腾到半夜12点。孰料车辆在启动后发出不正常的油爆声,随行三菱技师任高峰说,油质太差,强行行驶可能损坏发动机,后果不堪设想。团里与国旅决定重新换油。联系到半夜三点,大家失望了,乌兹别克斯坦全国只有l0辆国有加油车,3辆已弃用,其余的要应付国事需要,无法调过来,而“黑油”标号又远不够格,鱼龙混杂。但是,由乌国再度进入哈国的出入境手续必须在一天之后办理,中间还有500公里沙漠公路,怎么办?
商量到又一个凌晨,团里决定发出中文与俄文的求援信息,希望大家转发,寻找油源。我7时半转发的求援信,3个钟头内收到朋友圈500多位朋友的声援、慰问,有20多位朋友热心提供了各种关系、线索。北京有位叫小石头的小学生,天真地建议我们调直升飞机送油。最温馨莫过于我两个小孙女,发来了给爷爷的语音问候,我将那稚嫩的声音听了一遍又一遍……关爱和牵挂,沿着全媒体的绿色通道流向远在域外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