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
(2022-06-15 15:13:59)
标签:
善思则明 |
分类: 散文选 |
我曾多次来到山西,这里以干旱、寒冷、风沙大著称。可能正是因此,山西人才显得特别热情,山西的文化才显得尤为热烈。
在平遥县的某个四月的晚上,我与同行的同事一起想进城转转。远远望去,平遥古城里,一片火热喧闹的景象。两千七百年前,平遥便已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县城,也是我国保存最好的古城之一,并曾有中国的华尔街之美誉,因为清朝时的平遥掌控了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不禁令人想起发迹于此的著名晋商乔致庸,他的汇通天下的理想,影响着整个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日升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它成立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总号就设在平遥西大街,财东是平遥西达蒲村李大全。相传“日升昌”的前身西裕成颜料铺,在乾嘉年间已资财雄厚。为适应商业、金融业的需求,开始兼办汇兑,改组为票号后专营汇兑,存放款业务,逐渐发达,营业对象大都为封建官僚、地主和一般商人,以“京都日升昌汇通天下”著称。“日升昌”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性质的新型金融业,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商业和金融机体中悄然生成。
道光六年(1826)由绸布庄改设为票号的“蔚泰厚”票号,是继日升昌票号后本县产生的第二家票号。长期与“日升昌”激烈竞争,虽互有损失,但由此推动了平遥票号业的发展,在平遥票号中占据重要地位。“蔚泰厚”票号在全国设有分庄33处。东北与西南分庄业绩较为突出。民国5年(1916),蔚丰厚票号重新集股,由袁世凯五弟袁世辅出股资100万银元,蔚丰厚旧股100万银元,成立蔚丰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史上,票号改银行唯此一家。
“天成亨”原为细布庄,道光六年(1826)改营票号,为蔚字五联号重要成员之一。天成亨票号经营手段灵活,经营宗旨为“人弃我取”。在业务竞争中,敢于到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域发展自己,南通川、广,北达甘、新,分号多达23处,遍及全国。用人则取“坚毅有为”者,多用干练、坚强、果断之人担当大任。进贤能,退不贞,知人善用,恩威并济,使票号业务日渐发达,创造了辉煌的经营业绩。
协同庆票号、百川通票号、乾盛亨票号、蔚长厚票号、其昌德票号、宝丰隆票号……这所有的票号对于当时的平遥,山西,中国的金融业发展来讲,举足轻重。
平遥古城也是四四方方一座城,跟古长安的构成非常类似,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
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南到大南门(迎熏门),以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
城隍是受到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城隍庙的宣传词“皇帝有难上天坛,县官有难到此来”不知出自于何处,但在历史上尤其是明代,城隍受封的官职确实高于县令,明太祖诏令各地必须要建城隍庙,与县衙署对称设置,“阴阳各司其职”,这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明确反映。
清虚观位于东大街东段,创建于唐,鼎盛于元,现存主体建筑是明代遗物。古香古色的平遥古城,记载了黄土地上一段辉煌的往事,更记下了华人历史上鼎盛的经济历史时期。
而今的平遥古城,已经不再是动辄就摇撼中国经济的金融重镇,摇身一变,成了旅游和文化之城。但当你触摸那石砖石瓦上的缕缕瘢痕,不由得会回想起一百年前叱咤风云的平遥。(文: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