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辟邪遮丑话影壁

(2022-06-12 23:10:21)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园地


四四方方一堵墙,立在门口挡住房。

小鬼邪气进不来,屋里事儿不外扬。

老虎牡丹墙上画,土地爷爷坐中央。

皇宫衙门百姓家,全靠它来做屏障。

我与朋友去乡村游玩,对农家院子里的影壁发生了兴趣,联想到我所见过的各式各样影壁,觉得这也是关中民间濒临消失的宝物之一。回来一查史料,才知道这曾经遍布城乡的影壁,竟然也是我们秦人的首创!它最早出现于西周丰镐遗址的四合院内。影壁的大名叫照壁,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朝时特别流行。置于大门内的屏蔽物,古人一般称为“萧墙”。

旧时,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上人们对科学文化的认知局限,风水说十分盛行,认为影壁可以藏精聚气,聚集一些财气、运气,阻挡一些煞气、晦气。另外,风水学认为,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于是便在大门里面砌一堵墙,但为了保持“气畅”,这堵墙又不能封闭,故形成影壁这种建筑形式。

影壁还能起到遮挡外人视线的作用,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宅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一个家庭也会有不愿邻居街坊知晓的秘密。记得儿时经常看见大人孩子聚集在人家的大门口,听里边夫妻吵架、兄弟打斗,却只闻其声不见情景。这就是影壁的又一个功能,让家丑免于外扬。

另外,影壁可以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营造一种和谐、安谧、幽静的环境与氛围。我们关中农家的影壁没有山西大同九龙壁的气势,也没有北京故宫照壁的金贵,更无云南大理“三滴水”照壁的精巧。我们关中农家的影壁都是坐落在民宅大门内的摆件,与门楼的大小差不多,方方正正一堵墙,四周包青砖,顶上罩灰瓦,有基座有飞檐,老虎牡丹壁上画,方形壁心多为胡基砌成、沙泥粉光、最后刷上白灰浆。不少人家还在影壁正面的中央做一个神龛,敬上土地爷,神龛两旁写着“进门土地堂,家有万石粮”。

我记事时正值“文革”后期,阶级斗争是主旋律,影壁也跟着时髦了一回。当时我读小学的战斗四校(安村小学)大门里就矗立着一座十多米高的大影壁,上面画着毛主席挥手指方向的图,严格说来,这已经不是影壁而只是一堵文化墙了。那个年代,村里家家户户的影壁都用白灰涂过了,画上与当时形势相吻合的宣传画,其中最多的是用墨汁书写、红广告色勾边的语录和口号——“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或“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等。

时至今日,时尚变换。在存世不多的影壁中,画虎啸山林者有之,绘大红牡丹者有之,写福、禄、寿者有之。而在较发达的城乡,除个别砖雕、石刻的影壁外,有人家干脆将影壁用瓷砖整体包贴,然后再把关老爷请来站立在影壁前镇宅,影壁在此完全失去了古有的神秘感与文化内涵。土坯垒砌、沙泥粉光,再敬上土地爷的那种古朴传统的影壁,恐怕只有在偏远农村还保留着。(文:山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灵熏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