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善思则明
善思则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128
  • 关注人气: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之语(77)

(2022-03-25 17:27:33)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散文选

77)茵陈与苜蓿

在老家土原上,清明下了几滴小雨,阳光弱一点却仍能感到一丝暖意。出门到原畔溜达,见小路边有绿中泛白的茵陈,就忍不住要弯下腰采摘。俗话说,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当柴烧。其实,原上的茵陈是过了春分到清明前后才采的。最好是从毛根上长出来的嫩芽,也有的是从蒿秆根部长上来的。野火烧过的地方,春风吹又生,火是烧不死蒿根的。蒿草卑微,生命力却强,乡人说,一根蒿棍儿立在那儿,有时会耐过一个人的寿命。俗语叫它白蒿,区别于绿的或黄的其他蒿的品种。茵陈可入药,清凉解火,乡人多是拌了面粉做麦饭吃的。我在掐茵陈时发现,有前几日被人掐过的痕迹,一场雨后,嫩芽又抽上来了。从田地归来,人们总是随手采一把,攥在手里,回家尝鲜。这是土地在新的季节赐予人们的第一缕清香。

苜蓿,在小路边也随处可见。早先是成片种植的,属于连年生的植物,根系在冬天是冻不死的,春阳一照,就露出了小脸来。秋日,一片湛蓝的花,非常好看,且清香可人。收割了一茬又一茬,通常是牲畜的好饲料。如今牲畜绝迹,也不成片种植了,是曾经遗落在路边的苜蓿种子,把记忆留给庄稼人,呈现出它曾经的模样来。苜蓿为人们充过饥,今天用它做麦饭,也只是吃“稀茬”,十分难能可贵了。(文:和xawb201805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草之语(76)
后一篇:草之语(78)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