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2022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经验

(2020-10-22 12:01:37)
标签:

北大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

初试准备:

思想政治理论:首先介绍几个很靠谱的政治辅导老师,肖秀荣、徐涛等,他们的课程效果不了解,但辅导资料、押题都很准!

政治备考,我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内容是穿插的,主要是因为我政治8月20号左右才开始看,时间非常紧。

第一部分:针对知识点、考点

准备资料:肖秀荣辅导书徐涛的讲课视频徐涛总结的知识点(一本很便携的小册子)。我主要是以肖秀荣的书为主,拿到书通读了1遍,第一部分非常抽象难理解,我结合了徐涛的讲解视频。之后的章节比较容易理解,只看书。通读一遍之后,把书背了大概2遍。通过这一部分的复习,基本熟悉了政治的考点。肖秀荣的书知识点很全面,我看完他的资料后,11月中旬开始用徐涛的小册子,每天固定一段时间复习政治。

第二部分:针对选择题

11月上旬开始,市面上会出现很多政治试卷,我把能买到的都买了,只做选择题,做完后纠错,把错了的题,在书上找到相应的知识点,标记出来,之后重点复习。每套卷子都有很详细的答案讲解,我觉得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也都会记下来。另外一些微信小程序,有专门的政治选择题题库,非常推荐给大家,平时琐碎时间可以拿来刷题,且每道题都有热心网友总结的知识点口诀,非常有利于记忆。(这一部分重点是通过选择题来检测自己知识点的漏洞,题不在于多,但一定要记得归纳总结自己不会的知识点。)

第三部分:针对大题

11月初,徐涛就会在他的微信公众号推出每天背一道大题的活动,持续20天,建议大家跟着他背。每天大概20分钟,能储备很多政治大题知识,而且会有很多相互鼓励的评论,非常非常感人。11月正是心态崩的时候,去看徐涛的公众号会有很多收获。跟完他的20天背诵,他的大题小册子也出来了,建议买回来背,20年考研徐涛大题押得很准。11月底,肖秀荣的“肖八”、“肖四”也出来了,肖八建议只做选择题,大题不必要背,肖四选择题大题都需要认真准备,往年大题很多就是肖四的原题。大题部分跟这两位老师,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


英语:英语的备考,我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

单词

推荐一个记单词的APP墨墨记单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单词基础设置每天的单词量,这个APP是根据人脑的记忆曲线设置的,单词会反复记忆,记一轮下来,整张卷子的单词基本都能认识。

阅读、翻译

阅读和翻译,市面上有很多的机构推出辅导课,我个人没有上过这些课,也没有买过任何辅导资料,把前20年的真题,全部做了一遍,每一篇文章、每一道题都弄清楚,把真题的套路摸索出来。这里我想特别讲一下,英语作为统考科目,是有固定的出题风格的,每一年不会有大变动,所以市面上的课再多,题目再多,都没有真题权威,不管是基础好还是差的同学,建议重心都放在真题上。

作文

非常推荐王江涛的作文书,大作文、小作文都有。市面上有很多作文课,有精力的同学可以听一听,如果没有足够精力的同学,建议只背王江涛的作文书就可以了,整理的模版非常全面。每天早上记一篇,晚上把它默写出来,或者根据背的模版去写一篇文章,只有能默出来,或者实际写一篇文章,这个模版才算记熟了。

专业课

首先,非常欢迎同学们都来了解图书馆学并报考图书馆学研究生,也非常鼓励大家选择跨校考研,报考一个更高层次水平的高校,推荐阅读图书馆学是最好的专业之一。不过跨专业到图情类专业并不是他人说的那样容易,需要在专业课学习上比别人多花时间、费力气。而跨校考研也需要同学们仔细衡量,因为同专业在不同学校可能侧重点不同,比如我的本科学校的图书馆学就偏向文科,对于数学和计算机要求比较低,而我跨考学校的图书馆学更注重数学和计算机基础。建议同学们选择一个难度适中的目标,权衡优势与劣势,认定了之后就坚定地走下去,这样考研成功几率会增加很多。

我认为考研计划制定的好坏会影响到执行的效果。建议考研开始较早的同学在考研初期可以先每天只学习两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每天都做一些基础的任务,比如我在初期的任务是单词每天20个加前一天真题中不认识单词,长难句1个,每日一句1个,阅读真题2—3段做对应的题目,并逐句翻译进行长难句分析。这样每天固定较短时长的学习等习惯后可以慢慢增加任务量,不会因为一下子学太多产生厌学情绪,任务可以完成自己也会有幸福感。对于考研开始较晚的同学可以尝试先给自己定一些任务,如果发现自己连续几天都不能完成任务就应该考虑减少任务量,先挑选重要且紧迫的来做。

在我考研过程中发现周围很多同学都是从图书馆开馆呆到图书馆闭馆,但是询问他们的学习进度却发现并没有因为学习时间长而获得增加。所以我建议同学们提升学习效率而不是增加学习时长,效率比时长更重要。我在图书馆学习时基本不看手机,告诉自己做完今天的任务剩下的时间都可以自由支配,这样会极大的提升学习效率,如果实在忍不住想要看手机,我就会告诉自己完成某项任务可以看三分钟,这个方法也十分有效。

参考书:

863图书馆学

《文献学纲要》增订本潘树广,黄镇伟,涂小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信息组织》(第三版)马张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图书馆学概论》吴慰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信息服务与用户》胡昌平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613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二版马费成,宋恩梅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计算机情报检索》赖茂生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