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旗来佛寺掠影

(2022-04-07 10:59:02)

在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有望实现圆寂后肉身不腐。在社旗县来佛寺有一尊“肉身菩萨”海庆法师,他在1991年圆寂,1999年打开寿缸,仍端坐如初,体肤无损,面如生存。海庆法师的戒兄海贤2012年圆寂,享年112岁,同样盘坐寿缸封存于佛塔之下。

河南寺院再现肉身菩萨 圆寂8年体肤无损面如生存。

一个有着两百年历史荒野庙来佛寺;一个吸引国内外无数虔诚佛教子弟向往朝拜圣。虽然没有宏伟楼堂殿宇,虽然没有德高望众方丈主持。却造就了一位响誉中国乃至世界东方神奇一一海庆法师,就在一间低年久失修箱房里,一一年圆寂至今二十几年仍然肉身不腐,若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神奇会发生在这间不起眼庙里。这里房子都是十年代重建时用普通民间青砖蓝瓦,这里名僧尼不靠施舍全部是自己讲法之余田间耕种,穿都是粗布麻衣,香客前来拜香不收分毫香火费,佛经书籍光盘影带无偿供应,这里没有各类庸俗变相商业推销与展卖,没有任何形式圈钱和利益,有只是悠悠花香和鸟语,有只是几分内心清静和悠闲。有寺院楼房殿虽然雄伟,但是它们却没有精神没有内涵,来佛寺虽然显得有些渺,却加章显了它高尚。社旗县丁庄村有一座来佛寺,占仅有2.6亩,风格是90年代普通青砖瓦房,寺中海庆老和尚圆寂二十几年仍然肉身不腐;海贤老和尚112岁高龄仍能上树摘果。

社旗来佛寺一百一十二岁大德上海下贤老和尚手持《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一书照相表法,三日后自在往生。在老和尚坐缸之后,《僧赞僧》编者宏琳法师曾说“老和尚将来肉身不坏,到时肉身舍利也要持书再照一张方为圆满”。
如今老和尚坐缸六年,成就全身舍利。净宗同修赴来佛寺祈请,照下此一百一十八载功德成就的珍贵照片。
来佛寺,一座小道场,先后两位高僧肉身不坏,留下全身舍利,令四众钦仰。

来佛寺位于河南省社旗县饶良镇安庄村境内。据碑文记载,始建于隋唐时期,重建于1976年。来佛寺,意即佛祖是自己来定居的。

据传说,隋唐时期,一羊册镇粮商王居士驾车去源潭镇贩粮,途遇三位老人搭车同行赶路,行至深夜,便在路边停车休息。待次日黎明,却见三位老人化为三尊石佛。众信士因而便在此处兴建道场,取名曰《来佛寺》,意即佛陀化身来此之意。

还有一传说,当时王居士看到站在路中间的三尊石佛,每尊石佛头上都顶着一锭银子,车夫立刻明白了,原来搭车的三老人不是凡人,而是神仙,这银子或是答谢他的,或是神佛暗示在此处修庙用?车夫略加思索,恍然大悟,利用这三锭元宝,组织村里众信士把王家祠堂修复演化为庙宇,供奉着自己来的神佛(三尊石像),由于当时是王家祠堂修复改为庙宇,所以本地人也有叫王堂庙的。后来起名来佛寺,一直沿袭至今。

“咱这里是专修念佛,不搞经忏佛事。宁可没有庙,不能没有道;宁可没有人,不能没有法。”

来佛寺始终不渝地坚守着不传戒、不讲经,专一念佛的规约。除每年的三个"三时系念"法会外,不应酬一切佛事。为实施净化人心,信愿持名,成就净业行人法身慧命,同登极乐之宗旨,依教设念佛堂。念佛堂内有专人轮守,昼夜精进念佛不断,佛号声声永不停歇,实属罕见。

海贤法师 俗姓文,讳 川贤,字 清选。祖居豫南唐河县少拜寺鎮。生于晚清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師生逢乱世,未得深研诗礼,自幼只隨母亲茹素念佛。師天生淳朴,宿根深厚,孩童時便以孝行闻名于乡里。師十二岁丧父,慈母于苦难中將五個儿女拉扯成人。1920年,師二十岁,决意拜別慈母,投在桐柏山太白頂云台禅寺 传戒老和尚座下出家,老和尚賜法名曰 海贤。1923年,師敬赴湖北荣宝寺受具足戒。

传戒公本是临济宗白云系的一代大德,然而卻不曾教授贤師参禅打坐,也未教授讲经说法,唯传六字洪名,嘱其一直念去。师谨受教,一句佛号,终生系念。

師曾先后在桐柏山桃花洞、云台寺、塔院寺常住。开垦过十四片荒山,助人修建过十一所道场。曾与宗门高僧 海墨法師、体光法師于塔院寺結庐共修多年。

公元二O一三年元月十七日,农历壬辰年腊月初六日凌晨,法師无诸苦痛、安祥示寂。世寿一百一十二岁,僧腊九十二年。

海庆法師 俗姓李,讳富貴。祖居豫东南泌阳县。生于晚清宣統元年。因出身寒微,未曾习书学文。然天性仁厚,生來贤孝知礼。十一岁皈依三宝,礼宛东罗汉山清涼寺传东法師为剃度師,賜名海庆。師四十二岁入來佛古寺常住,专修淨土,老实念佛。一九八九年往白马寺受具足戒。一九九一年腊月十一日,師谈笑示寂,自在生西。世寿八十二岁,僧腊七十一年。

师坐缸六年九个月后,其戒兄海贤老和尚发心为之荼毗入塔。寿缸开启,众皆惊叹!唯见庆師趺坐巍然,面貌如生。乃至所著衣物,亦纤毫无损。四众知是金刚法体、全身舍利,遂將其供奉寺內,朝暮礼拜。2005年,李元添居士欣闻庆師圣迹,倍生敬仰,乃发心为其貼金供养。

贤公母亲 贤师的二哥和弟弟相继去世后,贤師就把母亲接到桐柏山上孝养。一九五七年冬,母亲突然提出要回老家居住,贤師苦苦相劝终难挽留,只好顺从母亲返乡,暂且住在生产队菜地里的两间茅屋里。晚上,老母亲吃顿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捎信要她的女儿、姪女都回來,第二天中午仅喝点女儿拿回來的罐头汁,自己又到厕所方便后,坐在椅子上,說了声「我走啦」,只见她头一歪,老母亲就真的走啦!她八十六岁自在而逝。也是因为当时条件极其困難,贤师为母亲念佛三日后,只能用一口薄板棺材将母亲简单埋葬了。这让贤師常挂在心,深感对不起母亲的无边深恩。八年后,贤师发心为母亲迁坟树碑,岂料掘开墓穴,竟然空无一物,仅有几颗钉棺材用的大钉而已。

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莲池大师曰:「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至于贤師之母是否乃菩萨应化,如达摩挂履般游戏神通,我辈凡夫自是不敢妄断,然而贤师对慈母至纯至真的一片孝心,卻足以令我辈感动至极!

印志法师2008年8月受海贤老和尚托付,接任来佛寺住持至今。2020年5月30日(农历后四月初八),印志法师安排完寺院的一切事务,并简单的和大家见面,随后便从容的,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关房,开始了三年的漫长闭关生活。据悉,印志法师闭关并发愿日中一食,且为果蔬之类,三年不食人间一粒粮食。

2015年4月22日,來佛寺大雄寶殿主體完工,在收頂安脊慶祝儀式進行時天空突現佛光,當時印志法師正在大雄寶殿頂部,下面是現場的一組照片:

當天中午11:30印志法師帶領大衆舉行大雄寶殿順利收頂、安脊慶祝儀式現場,可以看到參加的師父、居士(外地前來參學的)人員很多,12:00儀式結束。

儀式結束後印志師父乘施工用的吊機走上大雄寶殿的頂部,念佛祝願大殿順利結頂竣工,當時是12:00整。

從上圖能明顯的看到沒有被拆除施工用的鋼管架、戴黃色安全帽的工人師傅正在施工。有居士在下面大聲叫給印志師父留張照片做留念,由于距離遠手機像素不高,所以圖像有點模糊。

下面的這兩張是參學居士用蘋果手機拍攝的照片,明顯比上面的一張清晰(拍這兩張照片的時間12:00整)。

大殿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見:佛光普照!就在師父帶領大家舉行儀式的同時,天空出現了光環,并有蓮花佛影隐約飄動,時隐時現。光環出現的時間是11:30(也就是儀

式開始的時間)——12:30左右,儀式結束後還一直持續很久,大家争相拍攝記錄。

上面的兩張圖中飄動的蓮花隐約可見,下圖看的更清晰一點,在場人員看到蓮花時隐時現,左右飄動。

下面是居士們用不同的手機拍攝的效果。大家都在齊聲稱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下面這兩張照片能清晰的辨認出佛的出現,特别是右側這張最清晰。阿彌陀佛!

下面這兩張照片雖然沒拍全但已經能清晰的辨認出來下面是蓮花上面是三聖佛了。阿彌陀佛!

以上所有圖片均來自在場的居士用手機拍攝,

來佛寺位于河南省社旗縣饒良鎮安莊村境内。據碑文記載,始建于隋唐時期,重建于1976年。寺院占地9畝,其中耕地6.5畝,現有房舍21間,有大門3 間,二門5間,大殿3間,兩側配房各1.5間,東西廂房各4間,焚金爐一座,一米高的石獅一對,大殿内供奉有—佛二菩薩,西方三聖、東方三聖,羅漢殿供奉着十八羅漢和彌勒佛像,均爲泥塑。大殿兩側有兩個花壇,壇内奇花異草,滿院幽香,大殿東側金剛館内,供奉有釋海慶法師金剛不腐之體、端坐如初,體膚完好無損,爲打坐誦經狀,栩栩如生,如今已供奉十餘年。常住僧尼四人,現任主持釋印志法師。來佛寺的由來

在饒良鎮境内的西南部有一座小有名氣的寺廟,來佛寺,意即佛祖是自己來定居的。據傳說,隋唐時期,一羊冊鎮糧商王居士駕車去源潭鎮販糧,途遇三位老人搭車同行趕路,行至深夜,便在路邊停車休息。待次日黎明,卻見三位老人化爲三尊石佛。衆信士因而便在此處興建道場,取名曰《來佛寺》,意即佛陀化身來此之意。

另一說法是,當時王居士看到站在路中間的三尊石佛,每尊石佛頭上都頂着一錠銀子,車夫立刻明白了,原來搭車的三老人不是凡人,而是神仙,這銀子或是答謝他的,或是神佛暗示在此處修廟用?車夫略加思索,恍然大悟,利用這三錠元寶,組織村裏衆信士把王家祠堂修複演化爲廟宇,供奉着自己來的神佛(三尊石像),由于當時是王家祠堂修複改爲廟宇,所以本地人也有叫王堂廟的。後來起名來佛寺,一直沿襲至今。

河南来佛寺位于南阳市社旗县饶良镇安庄村委张庄自然村东北200米,苗丁路与安程路交叉口南190米处。据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隋唐时期,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该寺因释海庆法师金刚不腐之体,为中国现存十大肉身菩萨之一而闻名海内外。

隋唐时,今来佛寺所在地张庄村一王姓财主之子因谦廉好学、颇有政绩擢升任郡太守,时王氏家人为显赫家族的荣耀,在村东建一王家祠堂敬奉家族列祖列宗,杂姓佃户也跟随烧香敬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相传,当时泌阳州羊册镇粮商王居士赶牛车去唐州源潭镇贩粮、途中遇三位老人搭车同行,当时车上总共4人,但两头壮牛累的气喘吁吁,行至饶良县张庄村王家祠堂时,天已大亮,三位老人下车,到村附近池塘洗脸净面后,进入王家祠堂查看,出来后,三位老人又远远眺望,但见丘原漫衍,绿树成荫,环境幽静,远离尘世,利于修心养性。于是对王居士说,我们不走了,你走吧。王居士自唐州源潭镇贩粮回途经过张庄村王家祠堂时,见众人围观者三尊石佛,发现竟是前日途中三位搭车同行老人一般模样,惊叹不已,于是向众人备述奇遇经过。有识之士闻之,说原来搭车的三位老人不是凡人,而是神仙,这三锭元宝或是神佛暗示在此处修庙用。众信士于是利用这三锭元宝,组织村人在此建房修庙,把王家祠堂演化为庙宇,供奉着自己来的神佛,王家更是广舍钱财,以资建筑,时有饱学之士闻之,欣然起名来佛寺,即寓意佛祖是自己来定居之意,一直沿袭至今。

海庆法师俗名李富贵。祖籍泌阳扬院,生于1909年(宣统元年),1928年出家,拜罗汉山传东法师为师,随师修行多年,并得师之真传法语。后云游四方,朝拜天下名山。于1987年到来佛寺常住。1989年在洛阳白马寺受戒,1991年往生。1997年师之戒兄海贤法师发心为之化身入塔,将寿缸打开后,发现法师法体端坐如初、体肤无损、面如生者,四众才知已是金刚法体,全身舍利,遂供奉寺院。

在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有望实现圆寂之后肉身不坏。佛教用语将肉身不坏的躯体称为“全身舍利”,就是僧尼圆寂后,身体经过多年不但未见腐朽溃烂,而且栩栩如生。能达到肉身不坏的境界,自然不是一般修为所能够,因此肉身不坏的僧尼被尊称为肉身菩萨。神州大地至今仅保存的十大肉身菩萨,现来佛寺海庆法师肉身菩萨金身是十大肉身菩萨金身之一,其意义非同一般。

来佛寺位于社旗县丁庄乡安庄村委张庄自然村东北200米,苗丁路与安程路交叉口南190米处。据碑文记载,始建于隋唐时期,重建于1976年。寺院占地2.7亩,耕地6.5亩,现有房舍2l间,有大门3间,二门5间,大殿2间,配房2间,东厢房8间,分金炉一座,1米高的石狮一对,大殿内供奉有—佛二菩萨,西方三胜、东方三胜弥勒佛等10尊,均为泥塑,西廓房有十八罗汉,高1米,均为泥塑,共有佛像28尊,现有僧尼4人,现任主持方丈上海下贤。

大殿两侧有两个椭圆形花坛,坛内奇花异草,满院幽香,大殿东侧金刚馆内,供奉有释海庆法师金刚不腐之体、端坐如初,体肤完好无损,为打坐诵经状,栩栩如生,如今已供奉十余年。在无任何科学技术处理情况况下,躯体能保存如此完好,堪为奇迹。

据金刚馆简介:释海庆,俗名李富贵,祖籍河南省泌阳,出生于1909年,1928年出家,拜罗汉山传东法师为师,随师修行多年,得师之真传法语,后云流四方,朝拜天下名山,于1987年入住来佛寺,1989年在洛阳白马寺受戒,1991年圆寂后,其弟子将其躯体盘坐入缸封实。1999年其戒兄海贤法师发心为之化身入塔,将寿缸打开后发现法师端坐如初,体肤无损,面如生存,方知是金刚不坏之体,随供奉寺院。

据传说,在很早以前,张庄村一王姓财主之子在外地做知府,为显赫家族的飞黄腾达,在村东建一王家祠堂敬奉家族列祖列宗,杂姓佃户也跟随烧香敬奉,以求风调雨顺。隋唐时期,羊册粮商赶牛车去源潭贩粮、途中遇三位老人搭车结伴,行至王家祠堂,时值深夜,三老人饥渴难忍,要求停车休息,粮商便停车稍酣,待醒来时天已发亮,发现三老人已变为三尊石佛。村人们便在此建房修庙,把王家祠堂演化为庙宇,起名来佛寺,一直沿袭至今。

来佛寺是宛东名寺,该寺位于社旗县饶良镇西南部的安庄村委张庄自然村东北地。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座既不靠名山又不傍大川,偏居一隅的乡村小寺,因先后出现两座金刚不坏之体而闻名于世。来佛寺我并不陌生,我在原丁庄乡***(因机构改革,2005年底丁庄乡撤销,整体并入饶良镇)工作期间,到村里办事经常从寺院后面的公路走过。听说丁庄街西南角这座小庙内供奉有一座金刚不坏之体,很是惊奇,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的“木乃伊”。一日工作之余,闲来无事,我和华哥、平哥等几个好友相约一起到来佛寺一探究竟。我们来到庙前,看到寺门口正上方有来佛禅寺几个大字,门两侧有副对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大门下面有几个老人在谈天说地,他们是附近的村民,和他们随意攀谈几句,了解一点寺庙的情况。原来该寺本是一座小庙,本地人俗称王台儿庙。据说隋朝时曾是张庄王姓人家的祠堂,因有天夜里忽然来了三个老人在庙里借宿,天明时变成了三个石佛,随后在此地修建来佛寺。如今来佛寺当家和尚海贤师傅已经百十岁了,自幼孝行闻名乡里,曾在桐柏山桃花洞等地修行多年。


老和尚慈悲为怀,一心向佛,广结善缘,寺旁有几亩庙产自种自吃,免交公粮。正说话间一位老人说:“你看那不是当家和尚--海贤师傅从地里干活回来了。”只见一位慈眉善目精神矍铄的老者,背着锄头挑一只装着杂物的箩筐走进寺里。听说我们从乡***过来,问我们有什么事情,得知我们只是随便看看,他就念声“阿弥陀佛”,带着我们四处走走。院内绿树掩映,人们进进出出。有几个香客在佛殿前上香磕头,嘴角微微起合,口内念念有词,听不清他们给佛说什么。不知是在替家人祈祷,还是在为自己祈福,也或者是向佛忏悔、许愿。当时的庙宇仅有十几间瓦房,分前后两个院子。前院是几个僧人的起居饮食之处,后院有四间佛殿供奉泥塑圣像,最东北角儿有一单间,上书金刚馆三个大字,里面供奉着释海庆法师的不坏肉体真身。当时这座金刚不坏之体封存于玻璃罩内,我们几个走到近前观看,乃是一具保存完好,盘膝打坐的干瘦和尚尸体,因受空气氧化整体上呈黑灰色,仔细看嘴唇上面的胡须额头下的眉毛还栩栩如生。据海贤师傅介绍,释海庆法师是他的师弟,泌阳县人,俗名李富贵。因家贫没有上过学,11岁就出家为僧,42岁入来佛寺常驻,但一直不会做佛事。他身材瘦小,少言寡语,心地善良。平时就在寺内打扫个院子,到外面拾些柴草,拿回寺院做饭取暖,捡些猪牛羊等牲口的粪便,积攒起来需要时撒到庙里的田间做肥料。有时外出干活,修补坑洼之路,回来赶不上饭时儿,或者留有施主用餐,做的饭少,他就把饭让与别人,自己不吃饭;干活回来早了,就在厨房帮忙烧火做饭。有时因事受到别人辱骂或师兄师弟指责,总是淡然一笑,便不言语。1991年腊月,海庆法师活到82岁,谈笑自若,坐缸圆寂,自在归西。1997年海贤师傅想为海庆开缸入塔安葬,发现肉身不坏,供奉在馆。就是这样一个“老实头儿”,因心中有佛,竟然修成正果,成了金刚不坏之体。在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圆寂之后肉身不坏,佛教将肉身不坏的躯体称为“全身舍利”,肉身不坏的僧尼被尊称为“肉身菩萨”。据记载,惠能法师是我国出现的第一尊肉身菩萨,已有1300余年历史,现供奉于广东韶关的南化寺。释海庆法师和惠能法师等10具金刚不坏之体,被称为中国十大肉身菩萨。来佛寺真的来佛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来佛寺影响逐渐增大。后来也曾去过来佛寺,上面谈到的那个当家和尚已经往生。他法名释海贤,是海庆法师的师兄,唐河县人,俗名文清选,20岁出家,文革结束后入来佛寺主持正法,恢复道场。他吃素念佛一辈子,活一百多岁,还能破木柴、锄地、拔草、穿针、干各种活,活到112岁生活尚能自理,2013年元月坐缸圆寂前一天下午,海贤法师还和弟子们一起在寺院门前翻整菜地,一直干到天黑。2019年4月开缸,发现肉身不坏,10月大德居士集资为其全身贴金,存放在来佛寺新院内大雄宝殿东侧的院内。另外海庆法师的金刚不坏之体2006年由广东大德居士出资为其全身贴金,以供瞻仰礼拜。海贤法师也和海庆法师一样修成金刚不坏之身。同一寺庙,师兄弟两人先后成为肉身菩萨,一时传为奇闻,轰动天下。来佛寺声名更加远播,并在大德居士的资助下适时扩建。来佛寺扩建后,不曾前去,今年麦收后因事路过来佛寺,又特意拐弯参观,拍照留念。


现今的来佛寺比之从前已不可同日而语,还没有到寺跟前,早就看到一个雕梁画栋横跨公路的大牌坊,告诉访客来佛寺已经近在咫尺了。


顺着路标指示,沿着新修的宽阔水泥路,就可以看见崇阁巍峨金碧辉煌的殿宇和高高耸立气势磅礴的山门。新修的汉白玉山门朝南,门内有宽畅的广场,门外有宽阔的马路,道路两侧种植了塔松翠柏等树木,树木之间也可以停车。


山门有三道入口,四根立柱上刻两副对联:内联是“佛佑祖国传统文化,普度法界有缘众生”外联是“一句弥陀万法融,横出三界度有情”


进入山门就听到诵经的歌声,轻轻梵音,悠扬缭绕,身心俱净。山门里面新塑了汉白玉阿弥陀佛造像,造像前香炉里青烟袅袅;造像西边设置了西方接引图巨幅石雕,上书“南无阿弥陀佛”几个红色大字,上面有佛、罗汉、力士、僧尼等雕像;造像东边是社旗县佛教协会办公用房,再向东是新修的塔院,塔院北边有一片田地与老院相连。
从阿弥陀佛造像再往北走就是来佛寺庙宇,分东西两院,东边是修葺一新的老院,西边是新院。新院建成不过五六年时间,殿阁重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璃头,庄严肃穆。前边是供奉弥来佛和四大天王的天王殿,中间是供奉释迦摩尼、菩萨等的大雄宝殿,两殿之间亦有配殿和连廊相接,围成开阔的广场。大雄宝殿后面,还有数间设计成船型的殿堂上书“极乐舟”和“念佛堂”,极乐舟船头下面是水,那水被院墙围在里边,又成了放生池。据寺内僧人介绍,近几年来香客众多,一年四季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旺盛。海内外香客居士慕名前来礼佛,有的人还长期住寺内静修佛法。

 

中国著名作家,南阳作家群代表,落霞三步曲的作者二月河先生生前闻知此寺繁盛,也曾亲临此寺参禅悟道,参观游览之后欣然命笔做《来佛寺琐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