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传略之蒋海泉老师
(2022-03-17 16:11:05)蒋海泉老师
蒋海泉老师是我舅家村岗长人,他的舅家又是我的老家薛庄村,唐河师范毕业。蒋老师中等个子,大眼睛,嘴唇很薄,手指纤长。
那一年大年初二,我到舅家去,吃了午饭回家,走到村北,见蒋海泉站在路边,一手了一个竹筐,一手拿了一个镰刀,正要去地里拾柴,我忙打招呼。
我在李店乡中教书时,蒋海泉在李店街南头的李店小学教数学,常常在课余去找他玩,后来他也调到北头的李店乡中教数学了。蒋老师对我说,上课之前仅仅写教案还不行,还要把课堂上要讲的题,自己先演算一遍,这样才能做到课堂上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做几何题,演算一道题就好像看推理小说一样,一步步的推算出来,于是我就常常见蒋老师伏案做题。
那时候,蒋老师的弟弟跟着他上学,晚上就在蒋老师的住室打地铺休息。晚自习下课后,他的弟弟有不会的数学题了,就问他哥哥,蒋老师耐心细致的讲题,不厌其烦。
后来,蒋老师高升到贾桥小学任校长。有一天下着大雨,来客人了,也没有办法上街买菜,就到学校附近的邻居家里,买了十多个鸡蛋,又把屋里的菜掂对着做了四个菜,喝了一点酒。事后蒋老师对我说,下着雨来客了,真作难,只好生办法做几个菜待客。
我调到社旗三初中后,有一天买了一些菜回老家省亲,走到余岗北边,见蒋老师也骑了自行车从南边过来了。相遇后两个人寒暄,他说,我在贾桥小学考上了河南教育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社旗唐庄乡工作。暑假去深圳打工,白天打工,晚上还可以打零工,给人家捡大蒜,把大的挑出来分级。干一个晚上三小时十块钱,一晚一结,真能挣钱,就是辛苦。我说,你行啊,还能去深圳挣钱的。
自那次路上相遇分别后,我为了谋生,又调到南阳。终日想的就是生存过日子,年轻时的故友就少有往来。如今回想起来,就像看电影一样,饶有趣味啊,这趣味就像人生的陈年老酒一般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