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第二十条》另类观感

(2024-02-27 20:42:53)
标签:

《第二十条》

影评

                                    三杯茶

慕名看了电影《第二十条》,情节细腻生动,充满了现实的生活气息,又涉及到“上访”、正当防卫等敏感话题;又有大把演技一流的名演员的加持;影片节奏严谨、话题沉重,但又充满了诙谐幽默,确是一部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佳片。最终的结局虽跌宕起伏,但却让观众感到舒心而不压抑,且满满的正能量,是一个令人满意的贺岁档好片。


电影《第二十条》另类观感


正当防卫,是贯穿电影叙事始终的关键词。想要为当年的正当防卫行为讨说法的公交车司机,因制止校园霸凌而打伤施暴者的中学生,对村霸忍无可忍怒而反抗的村民……   

电影中,说到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是一条沉睡的条款,其实也不尽然,只是涉及到正当防卫的案件,就涉及到双主当事人,如电影中王永强和刘文经,村霸刘文经长期霸凌王永强、强奸王永强的妻子,后被王永强反杀了。一方是遭长期霸凌的王永强,而另一方是被杀死了的刘文经及其家人,这双方的权益都是要公、检、法的执法者要考虑的。如果是刘文经正在实施强奸时被王永强所杀,那是典型的正当防卫;但刘文经是被追杀的,且是躯体被捅26刀,这在适用法律上就有争议了,毕竟这是涉及到一条人命啊。正当防卫是一种私权力救济,是在公权力一时无法救济时不得已采取的措施,所以它有严格的规定,避如要体现犯罪正在实施、防卫尺度等,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时,就属防卫过当了,按法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电影《第二十条》另类观感


 

电影《第二十条》另类观感

现实中,还有一种行为属假想正当防卫,就是对正当防卫的一种

因为误解而滥用。

电影中,公交车司机张贵生在现实中可能就是防卫过当的情况(电影中韩明就手机录像对张贵生正当行为的分段解析,应该是导演为了剧情需要,似乎不符合法律规定),所以在现实中,此类案件的走向是值得深思,且不得不慎重考虑。

电影中,韩雨辰介入张科等在厕所里对一名同霸凌而致张科鼻梁骨骨折的案件,明显属正当防卫,这应该也是一件不难查清的案件,毕竟有受害人还有张科的几名同伙,只要报警后警察介入,马上就能厘清是非。作为检察官的韩明为什么不报警?尤其是张科指使四人对他儿子韩雨辰进行围殴,这当然够得上治安案件,报警是正确做法,调查清楚了,张科及殴打韩雨辰的人都会受行政拘留的处罚,当然执行与否还与行凶者的年龄有产,但韩检察官却认为不可以报警,他所说的理由,可能是涉及到轻伤害案件与治安案件的区别,但都可以、应该报警!真担心这会误导观众!

这应该是宣扬检察官的影片,隐隐约约地贬低一下警察、无视一下法院也无可厚非,毕竟红花要绿叶衬了才更显花红,但韩检察官在涉及到自己孩子的事情上,不报警甚至反对报警,尤其是可不可以报警的误读,估计真检察官看了也不会舒心吧?现实中的检察官的法律素养还是很好的,真能如此误解法理,能办好案件吗?

这部电影似乎是在倡导尽量地用私权力而不是公权力保护合法权益,这会不会误导观众?一旦发生纠纷而引发打架,被打的一方会不会拔出刀子就捅?而且是往死里捅的那种?

其实,遇到事情及早报警是最妥当的做法,毕竟公权力的处置是依法进行的,所以更理智、公正。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用私权力保护公、私的合法权益才是文明、理性社会的体现。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就象法律本身一样,是有双面性的,只有遵守法律才应该受到法律保护!

电影中,最高检也参与了,这说明社会舆情已经发常到一定程度,那么案件的审判会不会受到舆情的影响呢?执法要注重的三个效果之一就是要注重社会效果,而舆情则是社会效果的体现。

所以,人在作恶时也要考虑一下社会效果!

这部电影给我最大惊喜,是最后发现导演居然是张艺谋,之前对他的感觉就是靠名气耗资巨款拍一些没有多少情节的大场面电影,这次居然拍了一部场面不大,但又耐人寻味的贺岁片,这岂不挺好?

毕竟社会需要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毕竟环境还是需要保护!毕竟大多数观众还是喜欢耐看的电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