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演讲——Ken Robinson创造力

标签:
教育思考创造力 |
分类: 教育畅谈 |
Ken Robinson认为学校扼杀创造力
http://s3/mw690/002X6ZxTty6FEP5vUJQ72&690Robinson创造力" TITLE="TED演讲——Ken
TED摘录:
教育旨在把我们带入无法掌握的未来。
现在的教育提倡的是一个有奉献精神的老师,能发现一个天才学生。但我认为,所有孩子都是天才。但我们的教育却遏制了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创造力和文化知识在教育中应占同样比重。
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在画上帝,老师说“可是没有人知道上帝长什么样子啊?”这时小女孩说,“他们马上就能知道上帝的样子了。”
孩子们愿意尝试未知的事物,愿意冒险。即使出错他们他不畏惧。当然,我并不认为错误的尝试等同于创新。但我们都知道,如果你不打算做错误的尝试,你永远不会创造出新东西。
如果你周游世界,你会发现每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存在相同的学科等级制度。没有例外。不论哪个国家。你认为也许会有例外,但没有。排在最前面的学科是数学和语言,接下去是人文学科,艺术排在最后。
世界上所有的公办教育,都以培养大学教授为目的。难道不是吗?因为大学教授是象牙塔尖上的人。我倾慕大学教授的学识,但我们不应该用这样一个头衔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分水岭。其实大学教授只是360行中的一行。只不过他们比较好求知。在我看来,大学教授有一个特点,虽然不是共性,但很典型——他们只用脑子生活,而且偏重于大脑的一侧。用书面语来说就是他们脑体分离。
注重培养学术能力的观点根植于我们的教育体系之中。
形成这种状况还有个原因,所有国家的教育体系在最初建立时,是为了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求。所以有两点基本的等级原则。第一,对工作最实用的科目是最重要的科目。这样就能轻易地避开孩子们喜欢的科目,从小就不让他们碰触。理由就是:不这样学就找不到工作。“别玩音乐了,你成不了哦音乐家”…… 这些温和的忠告主城现在的大错。全世界都被卷入了工业革命的热潮。第二点,学术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好学生的主要标准。这些标准是那些大学自己制定的。只要你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整个教育体系不论哪个国家的公共教育都是一种按部就班的程序。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考上大学。造成的后果就是许多很有天才的有创造力的学生被钝化了。
据联合国统计,未来30年,全世界毕业的学生将超过过去的总和。这是人口增长所造成的。我上学那会,有文凭就有工作,没有工作是因为你没有去找。但现在的状况是,孩子们有文凭却经常呆在家里打电子游戏。因为以前只要学士学位的工作岗位现在需要硕士学位。现在还没毕业的孩子将来就得有个博士学位才好找工作。这就是学术学位的通货膨胀。
大脑是具有相关联的部分,而不应该被分割。原创想法往往来自互动
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呆板的常规模式。脑部特征可能使女性更善于应对头绪纷乱的事情。
如果森林里有棵树倒了可没人听到,那是否意味着没发生过?
培养好学生的第三个原则就是个性化。我写了一本书《顿悟》,激发我写这本书来源于一场对话。这场对话谈论如何发现自身的才能。
我相信对于未来,唯一的出路是贯彻一种新的 人性化生态 的思想。也就是我们应重新定义人类能力的多样化。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我们的方式正如我们开采地球的方式——以功力为目的。但这种方式对于未来将不再适用。我们必须重新思考那些最基本的教育孩子的准则。Jonas Salk(美国生物学家、医学家)曾说过:“如果所有的昆虫都从地上消失的话,那么50年之内,所有生命也将从地球上消失。而如果人类从地球上消失的话,那么50年之内,其他物种会活得更好。”
TED倡导的是人类的创造性思维,现在,我们必须运用着这种思维方式小心地避开那些按部就班的规则,达到这个目的的唯一的方法,就是运用创造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力,而且,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培养他们。我们的任务是全方位的培养孩子,这样他们才能面对未来的社会。我们可能活到不到明天,但孩子们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能在未来有所作为。
1、幽默。
幽默在演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诙谐有趣的演讲可以使得整场演讲更为生动,更为享受,传达的观点更为有效的被听众接收。教育是不是也要推崇幽默?我们在师范院校对教师的培养中简单提到过幽默的重要性,可是并没有花费工费研究如何成为幽默的老师或者教育家。这样想的假设是幽默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每个人身上都有幽默细胞,只是幽默比重不同。我们在提倡快乐教育,所以得花费工费将‘幽默’元素融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而且,幽默对于个人魅力、与人沟通方面都非常关键。教育,不能再将幽默作为可有可无的元素,而要看做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培养教师的幽默是一种责任。
2、创造力——教育的本质
我非常认同Ken Robinson教授在演讲中的一个观点,即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原来不止中国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成绩为主,全世界都是。我们的基础教育都是以培养学生进大学为目的,而进入大学之后又以培养学生进一步深造比如读研、出国深造为目的,似乎希望每个人将来成为大学教授,似乎大学教授是衡量一个人人生地位的最高点。所以,才会造成现在教育人才贬值、学历贬值,高学历却找不到工作的尴尬问题。我们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学校这一方封闭区域内,除了学习我们不要求也不允许学生关注其他。等到有一天家长老师突然放手,孩子却手足无措找不到工作,躲在家中打游戏。
我听到身边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我说他们对学校的讨厌,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对我说他们对教育的失望甚至绝望。教育不再是最初只有贵族才可以得到的令大家羡慕的机会,而是被强迫如同服兵役一般的痛苦忍受。我们虽在教育,却离教育越来越晚。我们对教育的真理认识越多,却在实践中偏离教育的本质越多。
创造力对传统的世界带来一丝希望,也是唯一的希望。只有发挥创造力,我们的世界才会进步,我们的生活才会迸发出惊喜和活力,我们的生命才真正地拥有自由和活力。创造力的培养从教育体制改革开始,从课堂出发。一点一滴的改造教育,进而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