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王志平——作品赏析

标签:
画家王志平作品赏析 |
分类: 古今画作 |
2014-11-19 画韵中国
作者简介
王志平, 58年生于山东青岛, 80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84年毕业。现任陕西省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各类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及专著80余万字、美术作品170余幅;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展上获奖,被国内外多家美术博物馆收藏;2004年担任全国美展陕西区中国画评委。
保卫延安
劳务市场
沁园春.雪
眺
画圣吴道子
黄土地-站像
正气
达摩面壁
王志平访谈
第一次见到王志平,我就占他便宜。我对着向我介绍他的朋友说:“王志平,还要你介绍吗?我可是王志平他哥。”他却一旁眯着小眼笑答:“就是就是,明白明白。”朋友显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俩一南一北,年龄我小他长,他怎么会是我弟弟?我这打呆鼓的朋友,我接着跟他忽悠:“这可不是按江湖地位来的,也不是胡乱地称大,王志平真是我小弟。”其实,王是大姓,跟我同名的全国快20万,圈内朋友兄弟跟我同名的我曾碰到数位,所以志平一点就明白。只不过,我家弟弟王志平是个裱画匠,而此位与我弟弟同名的仁兄王志平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副院长。 大多会儿见到王志平,他都是小眼含笑,颇有“笑语盈盈暗香来”的风姿。他是乐呵呵的人,待人地调谦和,但见识甚高,所以,每次见面总能瞎侃神聊一通。有一次,怎么着我就聊起我曾经读过贾平凹小说《浮躁》数遍,他接茬说自己与贾平凹是朋友,我说那下次引见引见,他说一定一定,这就过去了.
机缘巧合,一次在西安参加一个座谈会,我发好言,不多会收到志平短信:“老兄:你刚才发言,贾老师说是今天最有水平的,还向我打听你是谁?我跟他讲,别看这是小后生,人家可是《美术报》的大总编。贾老师听我说你想认识他,就说中午请你吃饭,你不要做其他安排了。”我会场四顾,没曾想他们就坐在对面。会后,志平就引着贾老师与我见了面,然后一起去贾老师处,看了贾老师的收藏,拜读了他的书画,又一起吃了贾老师请的饭,走时贾老师还给我布置了作业,给他的书画写篇评论。志平旁边跟进说他来落实。但作业始终没完成,让我给一个码字的大家写文章,无疑是班门弄斧,就一拖了之。志平见我就笑着催交作业,还附带着一句:你这让我如何向贾老师交代呀?他嘴里埋怨,脸上堆笑,不急,也不恼,所以我也没有压力,到了西安,还是照常聚在一起,不设话题,随兴生发,嘻嘻哈哈,高兴而已。
有一天,看电视,正好调到一台栏目在介绍一幅中国写意人物画,画很有想法,既于恣意挥洒中见笔墨法度,又于夸张变形中见现代意识。电视片没有出画家头像,旁白说是陕西画家王志平画的。
志平画画,常反向思维,逆向作艺。在大家都在研究笔墨时,他却着迷于色彩,同时,他一手画写意人物画,着眼于写意人物画的现代形式感;另一首,他琢磨写实人物画,通过准确的造型、丰富的色彩、精湛的细节来传递“神”的微妙,探索以形写神的新篇章。这其中,以他为陕西宝鸡创作的56幅《宝鸡杰出历史人物画》堪称代表作。这些作品,是“他把手、把心伸进深深的史海里打捞这些人物的背影”创作而成的。正如樊奎所言:“写实和色彩制造的真实感使王志平的作品拥有一股雄强之势。”“它完成了双重救赎:既赋予了中国人物画的现实主义精神,又构建出它的现代性语言体系,重新担当起时代责任。”
贾平凹老师在文章里说王志平“对艺术的感悟是惊人的,对形象和色彩的敏感也超乎常人,并时不时灵光杂现,朋友们都认为他45岁前是一堆珍珠,可惜没串起来;是一堆砖瓦木料,没有柱子;而将要年过半百了才突然把这层纸戳破……”算起来,1958年出生的他,刚过50岁,正是他艺术蚕蛹化蛾之际。来路方长,我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