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过民国篇--中国水泥厂旧址[中山陵水泥供应商,中国第二强水泥厂]

(2013-08-11 13:07:39)
标签:

学校

供应商

旧址

句容

马牌

文化

分类: 南京民国卷

姚锡舟来龙潭建水泥厂
中国水泥厂坐落在南京东郊龙潭镇青龙山北麓,该厂创办于1921年,至今已有87年的历史,是南京有名的老字号企业,是全国早期水泥厂之一。

中国水泥厂的创始人名叫姚锡舟(1875—1944),此人在南京的近代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出生于上海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失学,13岁独自出外谋生,当过童工、小贩、建筑工。由于他聪明勤奋,很快由小包工头发展起来,独自创办了“姚新记营造厂”。“姚新记”在上海建造了电话大厦、外白渡桥、和记洋行大厦,因此名扬全国,姚锡舟也被人形象地比作民国时期的“地产大亨”。

姚锡舟从自身的建筑生涯中,深知水泥为近代工程所必需的建筑材料,渐渐萌发了创办水泥厂之念头。1921年,姚锡舟联络上海金融界实业家吴麟书、陈光甫等人,集资白银50万两(姚锡舟投资12万两),在南京市郊的龙潭创办“中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9月3日,“姚新记营造厂”开始建厂,姚锡舟既是中国水泥厂的创始人,又是中国水泥厂的承建者。他将中国水泥厂厂址选择在龙潭,考虑了三个方面的有利条件。第一,这里三面环山,宁镇山脉中段的大石山石灰岩含量高,又有粘土、煤厂,可就地开采原材料及燃料。第二,此地水陆交通方便,宁沪铁路从厂前穿过,距离长江又不远。第三,毗邻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产品销售市场广阔。1923年4月,中国水泥厂建成,初期,日产泰山牌优质水泥500桶。

中山陵用的是“泰山水泥”
中国水泥厂的建立,同时也实现了孙中山在长江岸边创建一个大水泥厂的愿望。孙中山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列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根据孙先生生前愿望,决定在紫金山南麓建造陵墓。姚锡舟承建了中山陵主体工程。

1926年3月,中山陵墓正式动工兴建。当时,明文规定中山陵所用的水泥必须是中国水泥厂生产的“泰山牌”水泥和唐山启新水泥厂生产的“马牌”水泥(启新水泥厂和中国水泥厂是当时中国排名第一、第二的两家水泥厂)。

气势雄伟,闻名中外的中山陵竣工后,中国水泥厂因此名声大振。而姚锡舟为陵墓工程费尽艰辛,并亏损了14万两白银。

孙中山葬事筹备委员会第64次会议决定,为姚锡舟立“陵墓建筑记”石碑。可惜此石碑后来没有建立。后来,姚锡舟为了集中精力办厂,把姚新记营造厂停办,将全部员工转入中国水泥厂。

1924年至1925年间,正当中国水泥厂开工生产的初期,由于江浙军阀战争接连不断,交通要道时常受阻,中国水泥厂厂内的水泥出不去,外面原料物资进不来,造成了严重亏损。

1927年8月24日,北洋军阀孙传芳对国民革命军发动龙潭战役,栖霞山、龙潭被孙军占据,中国水泥厂不幸成为孙传芳的指挥所。国民革命军与孙传芳军展开激战,战火致使水泥厂主要机器设备、厂房、办公楼被炮火所毁,30日,孙军败退时,厂房被付之一炬。战后,中国水泥厂经过一年的抢修才恢复生产。

1937年11月底,日本侵略军占据了中国水泥厂后,即以军管名义将工厂交付日商三菱公司所属的“磐成水泥株式会社”,生产出来的水泥沿沼用“泰山牌”商标。侵华日军占领中国水泥厂期间,不仅损毁部分厂房、机牛,还拆下不机器运往汉口。抗战胜利后,一直到蔓1945年10月,日商才将工厂归还,残破不堪的水泥厂重新回到中国人手里。

 

1921年8月,姚锡舟、屠述三、鲁经海等合资白银50万两,在龙潭镇创办“中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民国12年(1923年)正式投产,为国内最早建立的五大水泥厂之一。是继最早由日本投资的启新水泥厂后,我国最早的属于民族工业的水泥厂。

    水泥厂经理屠述三(1878—1950),安徽省和县人,于1921年8月经中国水泥公司第一次股东会议定为厂经理。其生平见《屠述三其人》。

中国水泥厂位于栖霞区龙潭镇,是南京有名的老字号企业,也是中国早期民族工业的典型代表。现仍名中国水泥厂。

    龙潭镇地处南京市东北郊,距市区约28公里,位于宁镇山脉中段的北侧。这里石灰石、粘土、煤等原料贮藏丰富,开采方便;沪宁铁路从厂前穿过,又有便民河直通长江,水陆交通便捷;同时,这里毗邻上海、南京,产品销售市场广阔。
    上海姚新记营造厂创办人姚锡舟(1875~1944年)从自身的建筑生涯中,深知水泥为近代建筑工程所必需的材料,而中国水泥生产,只有唐山启新、湖北华记等少数厂家,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大多数水泥仰仗从国外进口,造成大量的白银外流。于是,他萌发出创办水泥厂的念头。1921年,姚锡舟联合上海金融界、实业界人士李伯行、聂云台、萨桐荪、陈光甫、吴麟书以及龙潭镇的矿山主屠述三等28人,筹集白银50万两,选择江苏省句容县龙潭镇(1953年划归南京)作为厂址,建设中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龙潭工厂(又称中国水泥厂)。姚锡舟当时被公推为董事兼总经理,吴麟书为董事长。
    工厂于1921年9月3日破土动工,姚新记营造厂承建,1923年春天竣工,总投资白银113.74万两。德国人克思盟被聘为工程师。
    中国水泥厂建厂之初,据姚锡舟称“面积合厂基、石山、煤矿统计,周围约一平方英里”。当年,工厂门口挂有两块招牌,左边是“中国水泥厂”,右边是“龙潭煤矿管理处”。在高耸的厂房上,也悬挂有两块巨大的横幅招牌,上书“中国水泥厂”字样。
    1923年4月,中国水泥厂正式投入生产。当时只有一台小窑生产,日产水泥500桶(每桶1 70公斤),1 924年7月,开始使用“泰山牌”注册商标。
    1925年,姚锡舟投标承建中山陵一期工程(主要包括坟墓、祭堂、石级、围墙拥壁等),以造价44300两中标。在第一期工程中,仅“泰山牌”水泥就需要用150吨。1924年至1925年,江浙军阀齐燮元、卢永祥混战,致使交通时通时阻,工厂产销停顿,中山陵建筑工程进度也受到极大影响。
    1927年春,中国水泥厂厂房、另外两台旋窑以及附属设备全部安装完毕,总投资为130万两白银。工厂的设备均购自德国纳格尔、开姆泼、米亚格、洪堡等名厂,发电及电机设备购自英国拔伯格和德国西门子厂。三台旋窑投入生产后,日产水泥达2500桶。这一年的8月,爆发龙潭战役。8月24日,北洋军阀巨头、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调集重兵6万人从江北划子口、大河口一带渡江袭击国民革命军,进而准备进攻南京,栖霞山、龙潭被孙军占据,中国水泥厂成为孙传芳的指挥所。8月30日,国民革命军与孙传芳的军队展开激战,并与30日击败孙军。工厂部分厂房、办公室、宿舍在这场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厂外水泥栈桥也被付之一炬。后经姚锡舟等人的努力,工厂很快恢复了元气。
    1937年11月底,日军侵占中国水泥厂。次年7月,日商三菱洋行强行租赁,更名为“磐城水泥株式会社南京工场”进行生产和经营。直至1945年1O月,日商才归还工厂,但机器、厂房损坏严重,经过修理,工厂逐步恢复生产。
    1946年春,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来到中国水泥厂,与厂方就纪念1927年龙潭战役会师和眷怀阵亡将士,共建龙潭会师亭和修葺阵亡烈士公墓之事,进行协商,并合影留念。1947年,龙潭会师亭建成,常有国民党高级将领前来参观。
    1947年,工厂的产量创建厂以来的最高纪录。这一年,生产水泥98584吨,全年盈利121万余元。
    龙潭职业高中学校是由中国水泥厂龙潭矿山主屠述三先生 1948年创办的。

走过民国篇--中国水泥厂旧址[中山陵水泥供应商,中国第二强水泥厂]

走过民国篇--中国水泥厂旧址[中山陵水泥供应商,中国第二强水泥厂]

走过民国篇--中国水泥厂旧址[中山陵水泥供应商,中国第二强水泥厂]

走过民国篇--中国水泥厂旧址[中山陵水泥供应商,中国第二强水泥厂]

走过民国篇--中国水泥厂旧址[中山陵水泥供应商,中国第二强水泥厂]

走过民国篇--中国水泥厂旧址[中山陵水泥供应商,中国第二强水泥厂]

走过民国篇--中国水泥厂旧址[中山陵水泥供应商,中国第二强水泥厂]

走过民国篇--中国水泥厂旧址[中山陵水泥供应商,中国第二强水泥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