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明清篇--金陵第一园徐达王府瞻园奇石篇之仙人峰[北宋花石纲遗物]

标签:
王府金陵第一遗物民工文化 |
分类: 南京明清卷 |
海棠树下耸立着一座玲珑剔透的"仙人峰",这便是园中的镇国之石。据史料记载,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爱石成癖,北宋末年,他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建御花园"寿山艮岳",特派宠臣朱勔主持苏杭应奉局,在江浙两省采办湖石。凡发现民间一石一木中用的,即直入其家,破墙拆屋,劫往东京。当时这种运送花石的船队,每十船为一纲,号称"花石纲"。由于对百姓的巧取豪夺,引得天怒人怨,方腊农民起义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了。运送"仙人峰"的这批花石纲在运送途中,正遇上江南地区的梅雨季节,道路泥泞,无法成行,注定要延误运送了。按当时规定误期就要斩首,同样是死,民工们索性揭竿而起,加入了方腊农民起义队伍,这批湖石也因此散落在江南各地。明万历年间,徐达的第九世孙嗣国公徐维志开始在瞻园大兴土木,引流为沼,挖池叠山,建堂造亭,并"收购四方奇石",仙人峰便是在那个时候落户瞻园的。这块石头包容了太湖石的"瘦、皱、漏、透、秀"五大特点。"瘦"是指湖石整体苗条俊秀,具有临风玉立之势;"皱"是指湖石上皱折纵横自然,形态各异,奇特无比;"漏"是指石洞相套,百窍通达;"透"是指湖石玲珑剔透,浑然天成;"秀"是指湖石姿态奇巧,峻峭挺拔,堪称一块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