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袁枚《随园食单》分享——特牲篇

(2013-06-02 16:49:47)
标签:

钱半盐

汤蒸之

读书人

酱油

炖肉

文化

分类: 南京饮食卷
【原文】

  猪用最多,可称“广大教主”。宜古人有特豚馈食之礼。作《特牲单》。

  【译文】

  做菜时猪肉用得最多,可以称得上是各种原料的首领。因此古人有用整头猪作为礼物互相赠送的礼节。于是作《特牲单》。

  猪头二法

  【原文】

  洗净五斤重者,用甜酒三斤;七八斤者,用甜酒五斤。先将猪头下锅同酒煮,下葱三十根、八角三钱,煮二百余滚;下秋油一大杯、糖一两,候熟后尝咸淡,再将秋油加减;添开水要漫过猪头一寸,上压重物,大火烧一炷香;退出大火,用文火细煨,收干以腻为度;烂后即开锅盖,迟则走油。一法:打木桶一个,中用铜帘隔开,将猪头洗净,加作料闷入桶中,用文火隔汤蒸之,猪头熟烂,而其腻垢悉从桶外流出,亦妙。

  【译文】

  将猪头洗干净,五斤重的用甜酒三斤;如果是七八斤重的就用甜酒五斤。先将猪头下锅用酒煮,加葱三十根、八角三钱、加水煮开二百多滚;倒入酱油一大杯、糖一两,等肉熟后尝尝咸淡,再适当添加酱油。添开水要没过猪头一寸,上面压上重物,用大火烧约四五十分钟的时间,改用文火慢慢煨,以汁干肉腻时为正好;烂后即开锅,迟了则走油。还有一种方法是先做一个木桶,下面用铜帘隔开,将猪头洗干净放进木桶中,加上作料,用文火隔着汤蒸,待猪头熟烂,猪头中的油腻的东西就会都从桶里流出,也非常好。

  猪蹄四法

  【原文】

  蹄膀一只,不用爪,白水煮烂,去汤,好酒一斤,清酱酒杯半,陈皮一钱,红枣四五个,煨烂。起锅时,用葱、椒、酒泼入,去陈皮、红枣,此一法也。又一法:先用虾米煎汤代水,加酒、秋油煨之。又一法:用蹄膀一只,先煮熟,用素油灼皱其皮,再加作料红煨。有土人好先掇食其皮,号称“揭单被”。又一法:用蹄膀一个,两钵合之,加酒、加秋油,隔水蒸之,以二枝香为度,号“神仙肉”。钱观察家制最精。

  【译文】

  取蹄膀一只,去掉爪子的部分,用白水煮烂,去掉汤,加上一斤上等黄酒,半杯清酱(上等酱油,又叫白酱,色较淡),一钱陈皮,四五个红枣,煨烂。起锅时,用葱、椒、酒泼入,去掉陈皮、红枣,这是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先用虾米煎汤代替水,加上酒、酱油煨。第三种方法:用蹄膀一只,先煮熟,用素油将蹄膀灼皱,再加上作料红焖。有的乡下人喜欢先剥皮吃,叫做“揭单被”。第四种方法:用蹄膀一个,放进两个合紧的钵内,加上酒和酱油,隔着水蒸,烧两炷香的工夫(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叫做“神仙肉”。钱观察家做的这道菜最精美。

猪爪、猪筋

  【原文】

  专取猪爪,剔去大骨,用鸡肉汤清煨之。筋味与爪相同,可以搭配;有好腿爪,亦可搀入。

  【译文】

  专门选取猪脚,剔去大骨头,放入鸡肉汤一起清煨。猪蹄筋与猪脚味道相同,可以搭配食用。如果有质量好的猪蹄也可以掺进去。

  猪肚二法

  【原文】

  将肚洗净,取极厚处,去上下皮,单用中心,切骰子块,滚油炮炒,加作料起锅,以极脆为佳。此北人法也。南人白水加酒,煨两枝香,以极烂为度,蘸清盐食之,亦可;或加鸡汤作料,煨烂熏切,亦佳。

  【译文】

  将猪肚洗干净,取最厚的地方,去掉上下皮,单用中间部分,切成骰子一样大小的块,滚油爆炒,加上作料后起锅,口感很脆时起锅最好。这是北方人的吃法。南方人是将猪肚用白水加酒,煨一个半小时左右,煨到很烂时比较适合,蘸着清盐吃也可以;或加进鸡汤,煨烂熏干切片,也很好吃。

  猪肺二法

  【原文】

  洗肺最难,以洌尽肺管血水,剔去包衣为第一著。敲之、仆之、挂之、倒之,抽管割膜,工夫最细。用酒水滚一日一夜。肺缩小如一片白芙蓉,浮于汤面,再加作料。上口如泥。汤崖少宰宴客,每碗四片,已用四肺矣。近人无此工夫,只得将肺拆碎,入鸡汤煨烂亦佳。得野鸡汤更妙,以清配清故也。用好火腿煨亦可。

  【译文】

  猪肺最难洗干净,特别是难洗掉肺管里的血水,剔去包衣为第一要紧。敲、打、挂、倒,抽管割膜,工夫最为细腻。用酒水煮上一天一夜。肺缩小如一片白色荷花瓣浮在汤面,之后再加上作料,这时候吃到的猪肺烂得同泥一样。汤崖少宰(吏部待郎的别称)宴请客人,每碗只有四片,就已经用了四个猪肺。现在的人没有下这个工夫了,只得将肺切片,放入鸡汤煨烂,这也很好。能用野鸡汤更好,这是以清配清的道理。用上等火腿煨也可以。

猪腰

  【原文】

 腰片,炒枯则木,炒嫩则令人生疑;不如煨烂,蘸椒盐食之为佳。或加作料亦可。只宜手摘,不宜刀切。但须一日工夫,才得如泥耳。此物只宜独用,断不可搀入别菜中,最能夺味而惹腥。煨三刻则老,煨一日则嫩。

  【译文】

  猪腰片如果炒老了就会觉得是在嚼一根木头,炒嫩了会让人感觉半生不熟;最好的吃法是把它煨烂,蘸着椒盐吃。或者加上其他作料也可以。这种做法只可以用手撕开,不适宜用刀切。煮的时候需要一天的工夫,才能烧得软烂如泥,这种东西只能单独烹制,万万不可掺入其他菜中,因它最能夺味并且惹腥。煨上三刻的时间会嫌老,煨上一天就会显得嫩。

  猪里肉

  【原文】

  猪里肉精而且嫩。人多不食。尝在扬州谢蕴山太守席上,食而甘之。云以里肉切片,用纤粉团成小把,入虾汤中,加香蕈、紫菜清煨,一熟便起。

  【译文】

  猪里脊肉最好而且嫩。但大多数人不知道怎么吃。我曾在扬州谢蕴山太守家席上吃过,觉得很好吃。说是用里脊肉切片,用芡粉上浆团成一个小小的饼,放入虾汤中,加上香菇、紫菜清煮,一熟便要起锅。

  白片肉

  【原文】

  须自养之猪,宰后入锅,煮到八分熟,泡在汤中,一个时辰取起。将猪身上行动之处,薄片上桌。不冷不热,以温为度。此是北人擅长之菜。南人效之,终不能佳。且零星市脯,亦难用也。寒士请客,宁用燕窝,不用白片肉,以非多不可放也。割法须用小快刀片之,以肥瘦相参,横斜碎杂为佳,与圣人“割不正不食”一语,截然相反。其猪身,肉之名目甚多。满洲“跳神肉”最妙。

  【译文】

  白片肉最好选用自家养的猪,宰后放入锅煮,煮到八分熟的时候灭火,在汤中泡两个小时捞起。将猪上平时运动较多的部位切薄片上桌。不冷不热,感觉温热正好。这是北方人擅长的菜。南方人学习这种烧法,始终做得不好吃。况且,在市场上零星买来的肉也难以取用。不太富有的读书人请客,宁愿用燕窝,也不用白片肉,因为这种做法选用的猪肉的数量一定要多。割法是必须用小快刀切成片,以肥瘦相间、横斜碎杂为最佳,与孔子“割下的肉名称说法名不正言不顺的不吃”这话截然相反。猪身上的肉名称很多,满洲的“跳神肉”最好。

红煨肉三法

  【原文】

  或用甜酱,或用秋油,或竟不用秋油、甜酱。每肉一斤,用盐三钱,纯酒煨之;亦有用水者,但须熬干水气。三种治法皆红如琥珀,不可加糖炒色。早起锅则黄,当可则红,过迟则红色变紫,而精肉转硬。常起锅盖则油走,而味都在油中矣。大抵割肉虽方,以烂到不见锋棱,上口而精肉俱化为妙。全以火候为主。谚云:“紧火粥,慢火肉。”至哉言乎!

  【译文】

  炖肉有的用甜酱,有的用酱油,有的干脆酱油、甜酱一点都不用。每一斤肉,需用盐三钱,加上不掺水的酒来煨;也有用水的,但必须熬干水汽。这三种烧法做出来的红烧肉都红如琥珀,记得不可以用糖来炒色。红烧肉起锅早了颜色发黄,适当时起锅便发红,过迟红色会变紫,而且瘦肉变硬。老是揭锅盖,那就会走油而失味,因为味都融在油汤中。肉应切成方块,以软烂到不见棱角为止,上口以瘦肉都融化为最好。这些东西全靠火候。谚语说:“紧火粥,慢火肉。”,真是至理名言。

  白煨肉

  【原文】

  每肉一斤,用白水煮八分好,起出去汤;用酒半斤、盐二钱半,煨一个时辰。用原汤一半加入滚干,汤腻为度,再加葱、椒、木耳、韭菜之类。火先武后文。又一法:每肉一斤,用糖一钱,酒半斤,水一斤,清酱半茶杯;先放酒,滚肉一二十次,加茴香一钱,加水闷烂,亦佳。

  【译文】

  通常是肉一斤,用白水煮八分熟时起锅,把汤去掉;再用半斤料酒、二钱半盐,煮二个小时。然后放入一半的原汤,煮到水干时合适,再加葱、椒、木耳、韭菜等。火先旺后小。还有一种做法:每一斤肉,用一钱糖,半斤料酒,一斤水,半茶杯清酱;先放料酒将肉煮开一二十滚,放茴香一钱,加水焖烂,也很好。

  油灼肉

  【原文】

  用硬短勒切方块,去筋袢,酒酱郁过,入滚油中炮炙之,使肥者不腻,精者肉松。将起锅时,加葱、蒜,微加醋喷之。

【译文】

  把五花肉切成方块,去掉筋膜,用酒和酱腌入味,放入滚油中炸,使肥肉不腻,瘦肉酥松。将要起锅时,加上葱、蒜,可以再稍微加点醋。

  干锅蒸肉

  【原文】

  用小磁钵,将肉切方块,加甜酒、秋油,装大钵内封口,放锅内,下用文火干蒸之。以两枝香为度,不用水。秋油与酒之多寡,相肉而行,以盖满肉面为度。

  【译文】

  将肉切成方块,放在小瓷钵里,拌入甜酒、酱油后,装进大钵内,封好口,用文火干蒸。差不多两柱香的工夫(将近一个半小时),不要加水。酱油与酒的多少,根据肉量多少而定,通常按盖满肉面为标准。

  盖碗装肉

  【原文】

  放手炉上。法与前同。

  【译文】

  放在炉子上煮。做法与前面“干锅蒸肉”的方法一样。

  磁坛装肉

  【原文】

  放砻糠中慢煨。法与前同。总须封口。

  【译文】

  以糠点火,放在瓷坛中慢慢煨,方法与前面两种做法相同,但一定要把坛口密封。

  脱沙肉

  【原文】

  去皮切碎,每一斤用鸡子三个,青黄俱用,调和拌肉,再斩碎;入秋油半酒杯,葱末拌匀,用网油一张裹之;外再用菜油四两,煎两面,起出去油;用好酒一茶杯,清酱半酒杯,闷透,提起切片;肉之面上,加韭菜、香蕈、笋丁。

  【译文】

  把肉去皮切碎,每一斤肉用三个鸡蛋,蛋黄、蛋清一起调和拌肉后,再把肉剁碎;放入半酒杯酱油,与葱末一起拌均匀,用一张网油把馅包好;另外用四两菜油入锅,两面都煎,然后把肉从油中取出,再用上好料酒一茶杯、清酱半酒杯,放回锅中闷透,提出肉切成片;在肉的上面,加上韭菜、香菇、笋丁。

  晒干肉

  【原文】

  切薄片精肉,晒烈日中,以干为度。用陈大头菜,夹片干炒。

  【译文】

  将精瘦肉切成薄片,放在烈日下晒,直到晒干为止。吃的时候用隔年的大头菜夹切后的薄片干炒。

火腿煨肉

  【原文】

  火腿切方块,冷水滚三次,去汤沥干;将肉切方块,冷水滚二次,去汤沥干;放清水煨,加酒四两、葱、椒、笋、香蕈。

  【译文】

  把火腿切成方块,先放冷水烧滚三次,去汤沥干;把肉也切成方块,用冷水烧滚两次,去汤沥干;再用清水煨至软熟,起锅时放四两酒,再放入葱、花椒、笋、香菇。

  台鲞(台州产的干鱼)煨肉

  【原文】

  法与火腿煨肉同。鲞易烂,须先煨肉至八分,再加鲞;凉之则号“鲞冻”。绍兴人菜也。鲞不佳者,不必用。

  【译文】

  做这道菜的方法与火腿煨肉相同。台鲞容易烂,必须先将猪肉煨到八成熟,然后再放入台鲞;炖好放凉了就叫做“鲞冻”。这是绍兴人的菜。如果鲞不好,就不要使用。

  粉蒸肉

  【原文】

  用精肥参半之肉,炒米粉黄色,拌面酱蒸之,下用白菜作垫。熟时不但肉美,菜亦美。以不见水,故味独全。江西人菜也。

  【译文】

  选半肥半瘦猪肉,用米粉炒至黄色,拌上甜面酱一起蒸,肉下面垫白菜。熟时不但肉鲜美,菜也味美。由于不见水,因此味道独特齐全。这是江西人的一道名菜。

  熏煨肉

  【原文】

  先用秋油、酒将肉煨好,带汁上木屑,略熏之,不可太久,使干湿参半,香嫩异常。吴小谷广文家,制之精极。

  【译文】

  用酱油、料酒将肉煨好,带汁放在木屑上稍微熏一会儿,熏的时间不可太长,让它半干半湿,在这种条件下做出来的熏煨肉香嫩异常。吴小谷广文(广文,国学馆教授)家做的这个菜味道非常好。

  芙蓉肉

  【原文】

  精肉一斤,切片,清酱拖过,风干一个时辰。用大虾肉四十个,猪油二两,切骰子大,将虾肉放在猪肉上。一只虾,一块肉,敲扁,将滚水煮熟撩起。熬菜油半斤,将肉片放在眼铜勺内,将滚油灌熟。再用秋油半酒杯,酒一杯,鸡汤一茶杯,熬滚,浇肉片上,加蒸粉、葱、椒糁上起锅。

【译文】

  将一斤瘦肉切成片,在清酱中蘸一下,风干两个小时。用四十只大虾肉,猪板油二两,切成骰子大的块,再将虾肉放在猪肉上。一只虾下放一块肉,拍扁后,放在开水中煮熟,捞起。然后熬半斤菜油,将肉片放在眼铜勺里,放入滚油灌熟。再用熬滚的酱油半酒杯,酒一杯,鸡汤一茶杯,浇在肉片上,加上葱、椒,用淀粉勾芡后起锅。

  荔枝肉

  【原文】

  用肉切大骨牌片,放白水煮二三十滚,撩起;熬菜油半斤,将肉放入炮透,撩起,用冷水一激,肉皱,撩起;放入锅内,用酒半斤、清酱一小杯、水半斤,煮烂。

  【译文】

  把肉切成大骨牌大小的块,放进白水煮开二三十滚,捞出;熬菜油半斤,再将肉放入油锅炸透,捞起,用冷水一激,让肉起皱,再捞起;最后放入锅内,用料酒半斤、清酱一小杯、水半斤,煮烂。

  八宝肉

  【原文】

  用肉一斤,精肥各半,白煮一二十滚,切柳叶片。小淡菜二两,鹰爪二两,香蕈一两,花海蜇二两,胡桃肉四个去皮,笋片四两,好火腿二两,麻油一两。将肉入锅,秋油、酒煨至五分熟,再加余物,海蜇下在最后。(按:原为“下最在后”。)

  【译文】

  肥瘦各一半的猪肉一斤,先用白水煮开一二十滚,捞出后把肉切成柳叶片形状。再备用小淡菜二两、鹰爪(即八角)二两、香菇一两、海蜇头二两、去皮胡桃肉四个、笋片四两、上等火腿二两和麻油一两。将肉放回锅内,加酱油、料酒煨至五成熟,再加上述配料,但海蜇要在最后才放。

  菜花头煨肉

  【原文】

  用台心菜嫩蕊,微腌,晒干用之。

  【译文】

  将台心菜嫩花苞稍微用盐腌一下,晒干后即可用来煨肉。

  炒肉丝

  【原文】

  切细丝,去筋襟、皮、骨,用清酱、酒郁片时,用菜油熬起,白烟变青烟后,下肉炒匀,不停手,加蒸粉,醋一滴,糖一撮,葱白、韭蒜之类;只炒半斤,大火,不用水。又一法:用油泡后,用酱水加酒略煨,起锅红色,加韭菜尤香。


【译文】

  把肉切成细丝,去掉筋膜、皮、骨,用清酱、料酒稍微腌一会儿。待菜油熬到由白烟变成青烟后,放入肉炒匀并不停翻炒,随即加入适量芡粉、醋一滴、糖一撮,以及葱白、韭菜段、蒜片这类的东西,只炒半斤肉,须用旺火,不用放水。还有一种方法:将肉丝用油爆炒后,用酱水加料酒略煨煮,呈红色时起锅,加韭菜特别香。

  炒肉片

  【原文】

  将肉精、肥各半,切成薄片,清酱拌之。入锅油炒,闻响即加酱、水、葱、瓜、冬笋、韭菜,起锅火要猛烈。

  【译文】

  将瘦、肥各半的猪肉切成薄片,用清酱拌匀。入油锅炒,待听到响声时就加酱、水、葱段、酱瓜、冬笋和韭菜,起锅时火不要关小。

  八宝肉圆

  【原文】

  猪肉精、肥各半,斩成细酱,用松仁、香蕈、笋尖、荸荠、瓜姜之类,斩成细酱,加纤粉和捏成团,放入盘中,加甜酒、秋油蒸之。入口松脆。家致华云:“肉圆宜切,不宜斩。”必别有所见。

  【译文】

  将瘦、肥各半的猪肉剁成细酱,将松仁、香菇、笋尖、荸荠、瓜姜之类也斩成细末。把肉末和调味料放在一起,再加芡粉捏成团,放入盘中,最后加甜酒、酱油上锅蒸。此肉丸入口松脆。家致华说:“做肉丸的馅应当切而不应当剁。”这句话一定有其特殊的道理。

  空心肉圆

  【原文】

  将肉捶碎郁过,用冻猪油一小团作馅子,放在团内蒸之,则油流去,而团子空心矣。此法镇江人最善。

  【译文】

  把猪肉捣成肉酱,腌一下,用结冻的一小团熟猪油做馅,放在锅上蒸,肉团子中的猪油便融化了,所以肉丸是空心的。这个做法镇江人最擅长。

  锅烧肉

  【原文】

  煮熟不去皮,放麻油灼过,切块加盐,或蘸清酱亦可。

  【译文】

  把肉煮熟后不去皮,放入烧热的麻油烫一次,然后切成块蘸点盐吃,或蘸清酱吃也可以。

  酱肉


【原文】

  先微腌,用面酱酱之,或单用秋油拌郁,风干。

  【译文】

  把肉先稍微腌一下,再用面酱涂抹,或是单独用酱油拌了腌,然后让风吹干食用。

  糟肉

  【原文】

  先微腌,再加米糟。

  【译文】

  先将肉略微腌一下,再用米糟腌。

  暴腌肉

  【原文】

  微盐擦揉,三日内即用。〔以上三味,皆冬月菜也。春夏不宜。〕

  【译文】

  用少量盐在肉中搓揉,腌入味,三天的时间就可以食用。(酱肉、糟肉、暴腌肉这三种肉都是冬天吃的菜,春夏二季不适合做)。

  尹文端公家风肉

  【原文】

  杀猪一口,斩成八块,每块炒盐四钱,细细揉擦,使之无微不到。然后高挂有风无日处。偶有虫蚀,以香油涂之。夏日取用,先放水中泡一宵,再煮,水亦不可太多太少,以盖肉面为度。削片时,用快刀横切,不可顺肉丝而斩也。此物惟尹府至精,常以进贡。今徐州风肉不及,亦不知何故。

  【译文】

  现杀一口活猪,剁成八大块,每块用炒盐四钱,在肉上细细地揉抹,使每个地方都能擦到。然后高挂在通风背阴的地方。如果有虫蛀蚀,就用香油涂一下。夏天拿下食用时,先放入水中浸泡一夜后,再煮,煮时水也要适量,盖住肉面正好。切片时,要用快刀横切,不可以顺着肉丝纹路切片。这东西只有尹府(尹文端总督)做得最好,常常用来进贡。现在徐州所产的风肉不及他家的好,也不知什么原因。

  家乡肉

  【原文】

  杭州家乡肉,好丑不同。有上、中、下三等。大概淡而能鲜,精肉可横咬者为上品。放久即是好火腿。

  【译文】

  杭州的家乡肉,好坏各不同,有上、中、下三等。一般都认为吃起来觉得淡而鲜,瘦肉可以横咬的是上等品。家乡肉时间放长了就成了上等火腿。

  笋煨火肉

  【原文】

  冬笋切方块,火肉切方块,同煨。火腿撤去盐水两遍,再入冰糖煨烂。席武山别驾云:凡火肉煮好后,若留作次日吃者,须留原汤,待次日将火肉投入汤中滚热才好。若干放离汤,则风燥而肉枯;用白水,则又味淡。

【译文】

  冬笋切成方块,火腿肉也切成方块,一起煮。等火腿去掉两遍盐水后,再放入冰糖煨烂。席武山别驾(别驾,刺史的副官)说:凡是火腿煮好后,如留作第二天吃的,必须保留原汤,等第二天将火腿放到汤中滚热后吃才好。如果离汤干放,就会因风吹、干燥而使肉枯干,另加白水再煮味就又淡了。

  烧小猪

  【原文】

  小猪一个,六七斤重者,钳毛去秽,叉上炭火炙之。要四面齐到,以深黄色为度。皮上慢慢以奶酥油涂之,屡涂屡炙。食时酥为上,脆次之,硬斯下矣。旗人有单用酒、秋油蒸者,亦惟吾家龙文弟,颇得其法。

  【译文】

  将一只约六七斤重的小猪,钳去猪毛,去掉内脏,叉在炭火上烤。要四面全部烤到,烤到深黄色就可以了。皮上用奶酥油慢慢涂抹,涂一次烤一次。吃时酥的为上品,脆的属中品,硬的就是下品了。旗人有只用料酒、酱油来蒸的,也只有我家龙文弟做得比较好。

  烧猪肉

  【原文】

  凡烧猪肉,须耐性。先炙里面肉,使油膏走入皮内,则皮松脆而味不走。若先炙皮,则肉中之油尽落火上,皮既焦硬,味亦不佳。烧小猪亦然。

  【译文】

  凡是烤制猪肉,要有耐性。先烤里面的肉,使油膏渗入皮肉,就可以使肉皮松脆而味道不变。如先烤皮的话,那么肉上的油便全部滴到火上,这样一来皮既焦硬,味道也不好。烤乳猪也是这样。

  排骨

  【原文】

  取勒条排骨精肥各半者,抽去当中直骨,以葱代之,炙用醋、酱,频频刷上,不可太枯。

  【译文】

  选取肥瘦肉各一半的肋条排骨,抽去当中的主骨,用大葱代替,放进抽骨后留下的孔洞,烧烤的时候用醋、酱连续不断地在排骨上涂刷,但不可烤得太枯焦。

  罗蓑肉

  【原文】

  以作鸡松法作之。存盖面之皮。将皮下精肉斩成碎团,加作料烹熟。聂厨能之。

  【译文】

  按做鸡松的办法做。留着表面上的肉皮,将皮下的精肉斩成碎团,加上作料烹熟。有个姓聂的厨师能做这道菜。
端州三种肉

  【原文】

  一罗蓑肉;一锅烧白肉,不加作料,以芝麻、盐拌之;切片煨好,以清酱拌之。三种俱宜于家常。端州聂、李二厨所作。特令杨二学之。

  【译文】

  一种是罗蓑肉;另一种是锅烧白肉,不加任何作料,煮熟后用芝麻、盐拌着吃;还有一种是将肉切成片煨好后,用清酱拌着吃。这三种肉都适宜作家常菜。这是端州聂、李两位厨师所做的,我特地让杨二去学习过。

  杨公圆

  【原文】

  杨明府作肉圆,大如茶杯,细腻绝伦。汤尤鲜法,入口如酥。大概去筋去节,斩之极细,肥瘦各半,用纤合匀。

  【译文】

  杨明府家做的肉丸,大得像茶杯,细腻无比。汤尤其清淡鲜美,肉丸入口便化。做时大概是去掉了筋和骨节,剁得极细,肥瘦肉各占一半,用芡粉调和均匀。

  黄芽菜煨火腿

  【原文】

  用好火腿,剥下外皮,去油存肉。先用鸡汤,将皮煨酥,再将肉煨酥,放黄芽菜心,连根切段,约二寸许长;加蜜、酒酿及水,连煨半日。上口甘鲜,肉菜俱化,而菜根及菜心,丝毫不散。汤亦美极。朝天宫道士法也。

  【译文】

  选用上等的火腿剥去外皮,去掉肥油留下精肉。先用鸡汤将削下的皮煨酥软,接着再将肉煨酥软,然后放进黄芽菜心,菜心要连茎切成段,约二寸多长;加蜜糖、酒酿及水后,一起煨上半天。这样一来吃到嘴里感觉又甜又鲜,肉菜都化了,而菜茎和菜心一点都不散。汤也极美。这是朝天宫道士的方法。

  蜜火腿

  【原文】

  取好火腿,连皮切大方块,用蜜酒煨极烂,最佳。但火腿好丑、高低判若天渊。虽出金华、兰溪、义乌三处,而有名无实者多。其不佳者,反不如腌肉矣。惟杭州忠清里王三房家,四钱一斤者佳。余在尹文瑞公苏州公馆吃过一次,其香隔户便至,甘鲜异常。此后不能再遇此尤物矣。

  【译文】

  选取上等的火腿,连皮切成大方块,最好是用蜜酒煨到极烂。火腿的好坏、质量优劣有天壤之别。虽然都是出自金华、兰溪、义乌三个地方,但徒有虚名的很多。不好的火腿,反而不如腌肉。只有杭州忠清里王三房家,四钱银子一斤的最好。我在尹总督的苏州公馆吃过一次,那香味在门外就能闻到,实在是特别鲜美。此后再也没有碰到这么好吃的东西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