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明清篇--栖霞山风景区之青峰剑

标签:
风景区金陵颜色成份时期文化 |
分类: 南京明清卷 |
一块灰色的石灰岩山石,其上有一斜长的黑色燧石条纹,长1.2米,宽0.06米,宛如一把利剑镶嵌在上面,这块石头因剑得名,称为青锋剑,又称剑石,民国时期宁墨公《题剑石》诗写道:"一石神奇不计年,剑痕深处起荒烟,冶城曾得吴王铸,百炼千锤亦自然"。关于青锋剑的来历,流传着这样一则佳话,相传乾隆皇帝驻跸栖霞行宫期间,一日漫游山中,闲赏山景,行至此处,微觉倦怠,便解下随身佩带的青锋剑,信手挂在岩壁上,闭目小息,那知醒来后,青锋剑不翼而飞,而岩石上却留下了与原剑大小相同的剑影,乾隆皇帝转嗔为喜,遂赐名该石为"青锋剑"。其实,这则传说仅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编造的故事而已,以乾隆帝这样富有才情的帝王倘真有此事,他不可能不以诗系之的,而我们从今天乾隆皇帝五次驻跸栖霞山留下的大量诗词来看,并无歌咏青峰剑之作。那么青锋剑,这一奇观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栖霞山在地质学上属于早二叠世时期沉积而成的,是"栖霞灰岩"的命名地,这里的岩层以浅海相含的燧石结核的灰岩为主在漫长的历史中以碳酸钙为主要成份的石灰岩容易风化剥蚀,由于燧石颜色较石灰岩深黑,因而置于石灰岩表面,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