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书香系列--昭明太子的“东湖读书台”
(2013-01-29 15:48:58)
标签:
等地书香传说孤灯遗址文化 |
分类: 南京文化与非遗卷 |
说起读书台,除了以讹传讹的“周处读书台”外,南京人一定还会想起位于江宁县湖熟古镇的梁代昭明太子的“东湖读书台”。东湖读书台位于湖熟镇东北角秦淮河边的梁台上,如今尚存元代的昭文书院遗址。相传梁昭明太子萧统在这里建造过一座读书楼,召集文人学士到此博览群书,讨论学问。当地百姓也有称之为“太子台”的。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南宋咸淳年间,建立了昭文精舍,元代改名为昭文书院。此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梁台映月是过去湖熟八景中最具人文色彩的景点之一,同“太湖秋雁”香林晚钟、赤峰晴雪、天印斜阳、秦淮古渡、古城春色、和孤灯夜照一起,素为人们乐道。
昭明太子萧统的好学精神,在当时大概确是非同寻常,所以给百姓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1935年在南京编成的《首都志》第15卷艺文部,编者在“私家藏书”类中也将萧统列入,并转引《南史*昭明太子传》中的一段话为证:“.......引纳文学之士,赏爱无倦,恒自讨论典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继以文章著述,率以为常。于时东宫有书几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南京城内的玄武湖梁州,也是昭明太子萧统率领文人学士编选《文选》的地方。至于位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东侧的北高峰山崖上的原“昭明太子讲经处”董佛庵后的那块巨石,也为他的读书台,称为太子岩。城南牛首山梁代佛窟寺,也是萧统读书之地,曾有昭明太子饮马池的遗迹。
除了南京地区之外,在江南各地被附会为“昭明太子读书台”的名胜还有很多。最著名的并且保存较好的是位于常熟虞山南的昭明太子读书台,现存明代补建的方亭。明末清初的太仓文人吴伟业到此凭吊后,留下了“长留千岁鹤,声远读书台”的诗句。同湖熟的梁台映月相应成趣的是,常熟的书台积雪也是虞山十八景之一。现在拓展为书台公园。在镇江市南招隐山山腰招隐寺忠有一处保存着三间平房的地方,相传也是昭明太子读书台。这里的建筑是清代重修的。抗日战争期间遭到破坏。如今已复建。屋子内设置有石案一块,据说此即当年昭明太子伏案读书所用的条石。案侧刻有普通元年,岁在庚子的字样,似乎向人们暗示其真实性,现在的石案是复制品。其右侧的增华阁,也被传说是昭明太子等编选《文选》的地方。扬州城里的“昭明太子文选楼”和江阴顾山的“文选楼”,至今也还有遗迹可寻。
此外在镇江桐乡县乌镇市西岸的十景塘北侧,有一处“昭明书室:民间相传为昭明太子早年随同其老师、文学家沈约读书的地方。在安徽桐城县西鳌峰上的昭明寺内,也有一处太子读书处胜迹。安徽当涂、湖北襄阳等地,也都有昭明太子读书处的传说。
另根据明清史学家考证,某些史料原文为江南一带,昭明太子读书台甚多,然以金陵之读书台最为可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