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六朝篇--钟山定林寺遗址

标签:
贺云翱钟山《文心雕龙》定林寺遗址南朝文化 |
分类: 南京六朝卷 |
钟山定林上寺
宋元徽三年(公元475)年,僧人“法献”意外地在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一带得到了佛牙舍利,带回南京,秘不示人达15年之久。临终前,才将佛牙献出,藏于南京上定林寺的佛牙阁里,广受四方佛徒朝拜。陈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年),陈霸先宣布找到这颗佛牙,在后来的一千多年的历史里,这颗佛牙舍利屡次遭遇厄运,而幸运地都能化险为夷。1900年,帝国主义“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炮火将供奉佛牙舍利的西山招仙塔轰毁。邻近的灵光寺僧人在整理宝塔瓦砾时,从塔基下挖出一石函,函中有沉香木匣,匣内有佛牙一颗,原来当初建塔时,是将佛牙深藏在塔基之下,故得以安然无恙。此后,这颗佛牙便一直供养在北京西山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塔里因为一部千古传诵的《文心雕龙》曾写于此,因世尊释迦牟尼尚存在世的佛牙舍利曾藏于此,南京钟山上定林寺的名字天下皆知。也因此,该寺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据《建康志》记载,定林寺有二。下定林寺在钟山南麓宝公塔西北,元嘉元年(424)置,有王安石读书处
。上定林寺在钟山应潮井后,南朝刘宋元嘉十六年(439)建,由外国(克什米尔)高僧竺法秀(昙摩蜜多)在钟山建上定林寺,可惜,到了宋代以后,上定林寺渐渐淹灭,再加上后世的不断破坏。以至近代以来,许多有志者曾苦苦追寻该寺遗址而不得。到了1173年,善鉴和尚将上定林寺匾额请至方山,重建了定林寺,而事实上,上定林寺本来位于明孝陵东北部紫霞湖附近,紫霞湖是个深藏于山间林海中的人工蓄水湖泊,因与紫霞洞相连而得名。修建于30年代中期,由爱国华侨胡文虎捐资建造,用来汇聚钟山泉水。过去未对外开放,故知者较少。面积约50000平方米,湖水清澈,周围林木蓊郁,山青水碧,风景佳丽。有“林海中的明珠”、“南京第一无污染湖”之誉。现在成为人们避暑纳凉的旅游佳地。湖西部原有半岛名桃花坞,1994年改建为连心岛,面积约3000平方米,岛上花木繁茂,绿草如茵,还有人工沙滩,可作浴场。并修建了四座苗寨竹楼及水榭等建筑,接待游人在此度假、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