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明清篇--石头城遗址公园之城墙拜佛

标签:
杨国庆石头城清凉门石碑明城墙文化 |
分类: 南京明清卷 |
7块石碑犹如神龛
出虎踞关,下到清凉门桥下,方得见石头城的全貌。城墙沿秦淮河的走向,由西北向东南迤逦而行。现在能够看到的都是明代城墙的遗迹,它基本都是建在石头山临河的崖壁之上,下部是红色的山体,上部是青砖或条石筑成的城墙,攀高踞险,气势非凡。
此处原是一片杂乱的棚户区,03年开始市政府投巨资进行环境整治,方才得见今日“潮打空城寂寞回”的壮观景象。7块诡异的“南无阿弥陀佛”碑也因此重现世间。
这7块石碑每块高过半米,宽约0.3米,整齐地被镶嵌在距地面2米左右的石头山红色山体上。石碑上部有檐,碑首绘云纹,碑尾刻莲花,中间方框中自上而下楷书“南无阿弥陀佛”,下无年代落款。清凉门桥南侧300米长的距离,每数米或数十米就嵌有一块,远望如神龛牌位立于城墙之下。
专家疑为寺中之物
这些和佛教相关的古碑为何会出现在石头城上,它们到底有什么含义呢?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文物专家季士家先生现场勘察后,不禁连连称奇——明城墙上嵌有石碑其他地方也是有的,但它们大都是清末太平天国以后重修明城墙时用来记录重修时间、界限内容的。像这7块“南无阿弥陀佛”碑,从未见过,文献亦无记载,自己更无从知晓。“不过,清凉寺乃是金陵名刹,离此地也不远,不知是否是寺中为拜佛而置的。”季老推测说。
但是,清凉寺在石头城内清凉山上,和尚们把“南无阿弥陀佛”碑运到城外,并嵌在城墙上,其用意还是令人匪夷所思。明城墙博物馆著名城墙研究专家杨国庆先生:“这些石碑是罕见的重要文物。”杨先生表示自己在03年拆迁时就曾见到了这些石碑。原来的老住户曾告诉他,这里本来有十多块碑是等距分布的。现在就剩下了7块。老人说这里本来有一座大庙(并非清凉寺),石碑是庙里烧香的地方。在杨先生的指引下,可以看到其中南端的3块石碑明显有香烛熏烤后的黑色印记。
朱元璋为超度亡灵而建?
“但是,还有一种可能,这些石碑与明城墙的建造有关。”杨先生说,从镶嵌石碑的灰浆和粘附其上的溢出物来看,其年代已经非常久远了。表面和砌城砖的灰浆年代十分类似。因此这些石碑极可能是建造明城墙时嵌上去的。“由于没有史料记载和实物对照,这一切还未定论。”杨国庆最后说。
另据观察,这些石碑所在处大多是向外凸出的山体,是石头山最险要的部分。而史料记载石头城一带地势险要,修建明城墙时死伤最多。和尚出身的朱元璋是虔诚的佛教徒,这些“南无阿弥陀佛”碑也许是他为超度那些死于石头山下的众多劳工而有意为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