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诸城超然台

(2015-10-20 10:24:59)
标签:

365

关键词: 
[提要] 千百年来,每逢中秋便有文人墨客争相赋诗填词,赏月,思亲,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杜甫的“月是故乡明”;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月光牵系 ,文化牵系 ,不论是西北边塞,还是中原腹地,或是江南水乡,当年的风景是否依旧,当年的风俗是否依旧?本报记者将循着古诗词的记载,替您寻找那份穿越千古的诗情画意…… 

W020110908617063597714.jpg

重建后的超然台免费对公众开放
重建后的超然台免费对公众开放
图片来自网络

    千百年来,每逢中秋便有文人墨客争相赋诗填词,赏月,思亲,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杜甫的“月是故乡明”;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月光牵系 ,文化牵系 ,不论是西北边塞,还是中原腹地,或是江南水乡,当年的风景是否依旧,当年的风俗是否依旧?本报记者将循着古诗词的记载,替您寻找那份穿越千古的诗情画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宋代大词人苏轼在1076年中秋节赏月时写下的《水调歌头》的开篇句。时过近千年还被人们奉为绝唱,不仅是因为表现了很高的文学艺术水平,更是因为这首词充分表达了中国人几千年来追求美满团圆的理想和愿望,以及给了我们一个“千里共婵娟”的慰藉。9月6日、7日,记者来到了这首词的写作地点山东诸城超然台,寻找九百多年前诗人的足迹。 

一段“文采飞扬”的城墙 

    谈起这首词,岛城著名文史专家鲁海说:“苏轼当时就是在诸城的超然台作的这首词,离我们并不远,当时青岛属于胶西县,胶西县则属于密州管辖范围。” 

    超然台,是位于潍坊诸城市市中心位置的一处城墙式建筑,离诸城繁华的商业街——和平街很近,其古朴的造型与周围高耸的居民楼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诸城,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超然台的存在,但是对其辉煌历史,知道的并不多。不过,当我们翻开中国宋代的文化地图,我们绝对有理由崇拜这样一段并不太起眼的城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这些脍炙人口的词句,都是在超然台构思的。 

    超然台管理处的乔云峰主任向记者介绍,超然台始建于北魏,建在诸城西北一段城墙上。公元1075年,出任密州太守的苏轼“稍葺而新之”,其弟苏辙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意,将其命名为“超然台”。乔云峰告诉记者,苏轼深爱此台,亲笔题写了“超然台”三个大字,并作散文《超然台记》。闲暇时候,苏轼经常与僚属登上超然台,南望马耳、常山,北望潍水,东望卢山,西望穆陵,后人将“超然四望”列为诸城八大胜景之首。  

    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置酒于超然台上,与诸位宾客宴饮达旦。秋风飒飒,皓月当空,面对自己政治上的不如意,想起远方的兄弟苏辙,慨然而书“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于是,千古名词流芳百世。乔云峰说,苏轼之后,超然台成了诸城著名的文化圣地。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登台追思苏轼,提笔留念。  

    而后历代都曾修葺超然台纪念苏公。史料记载,元代重修两次,明代重修五次,清代重修七次,民国时期也有两次修台。诸城本地的文人每到中秋佳节,便会登台宴饮赏月,吟诗作对。超然台,也成了诸城重要的文化坐标。这种文化氛围,在一代又一代文人中 ,传承不息。 

弹诸城古琴,吟中秋诗词  

    1947年,诸城解放。当时敌强我弱,为了防止国民党军队再据诸城,第二年由解放区政府下令,调集全县民工拆除诸城古城墙,超然台也毁于这次拆城。台上屋宇被拆除,刻石被埋在城壕之内,部分石刻为群众取走作建房用。顷刻间,超然台仅剩一座土堆 。 

    2010年 ,重修后的超然台免费对公众开放。重建超然台本着“归其旧制、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原址设计重建。台高10.74米 ,台上楼宇再现了当年苏轼“把酒问青天”的浪漫意境,同时恢复了部分城墙,长151.8米。乔云峰告诉记者,免费开放的第一年 ,有很多人都选择到超然台附近过中秋。 

    土生土长的诸城人李先生去年中秋节带着家人一起在超然台附近过了中秋节,出于安全的考虑,晚上不允许游客登上超然台。“超然台是一个赏月的好地方。”李先生说,他当时也有种“把酒问青天”的冲动,“总之,有点置之度外,人生超脱的感觉。”李先生一边赏月一边给孩子讲超然台的历史,讲苏轼的故事。  

    诸城市文化馆的陈柏林告诉记者,他们一帮朋友去年中秋很荣幸地登上了超然台,“弹诸城古琴,喝酒,吟诵苏轼的诗词,赏月,这成了我们一年中最享受的时刻。”陈柏林向记者介绍说,他们所弹奏的古琴和当年苏轼弹奏的是一样的,诸城古琴自苏轼之后世代相传,是中国重要琴派之一,现在已经入选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柏林告诉记者,诸城历史上名人辈出,赵明诚、刘墉、王愿坚、王统照、臧克家等文学家的成长跟诸城的文化传统有很大关系,而对诸城的文化传统影响最大的无疑就是在这里做了两年太守的苏轼。现在的诸城,与苏轼相关的东西很多。像东坡街、东坡小区、密州路、超然台路,这样的地名随处可见。  

    记者了解到,9月11日晚7点40分,诸城市还将在超然台举办中秋诗词朗诵晚会。超然台已经成了公共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这个苏轼曾经赏月的地方,文化的氛围像涟漪一样慢慢扩散。 

东坡月饼、过礼、吃烤鸡  

    陈柏林告诉记者,和其他北方地区一样,诸城人过中秋节也主要是赏月和吃月饼。但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的是,“这里把中秋节看得特别重,诸城有‘八月十五小过年’的说法,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  

    记者了解到,和其他地方的月饼不一样,这里有一种“东坡月饼”,相传是苏轼所制。陈柏林介绍,苏轼初到诸城时正值蝗灾泛滥 ,盗贼风起。苏轼一方面上书朝廷,减免赋税,另一方面厉行节约。只一年工夫,州内大治。人们生活殷实,安居乐业。  

    1076年中秋节,苏轼在超然台上设宴款待宾朋,并请在座的宾客品尝他自己制作的月饼。虽然苏轼在密州呆了短短两年就离任了,但他走后,人们都很感念他的恩德。后来,为了纪念苏轼,每年八月十五,人们便用当年苏轼研制的配方制作月饼,并取名“东坡月饼”。  

    家住诸城市百尺河的吕阿姨告诉记者,在当地还有一种中秋“过礼”的风俗。“过礼”针对定了婚但还未完婚的情侣。在中秋节前,男方家要带着月饼、烧鸡等礼物去女方家拜访。双方家长要见面,共同商讨孩子们的婚事。吕阿姨说,烧鸡是他们这里的特产,又叫烧鸡架、烤鸡架、烤鸡背,是将鸡去掉内脏、鸡头、鸡爪后先煮后烤做成,中秋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烧鸡。  

    曹家庄子村的谭先生回忆起他小时候过中秋节,依然充满怀念。“那时候在沧湾公园那个地方有中秋节灯会,大家一起去看灯,还有踩高跷、跳舞的,现在都没有了。”谭先生告诉记者,现在过中秋就是吃吃月饼,去走走亲戚朋友,送送礼。“跟以前不一样了,小时候过中秋节还出去赏月 ,现在也很少出去了。"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A8、A9版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周超(署名除外) 


■相关新闻  

十五的月亮不再十六圆 

12日17时27分达到最圆,六年来中秋月首次“准点” 

    今年十五的月亮将不再印证“十六圆”的老话,在八月十五当天17时27分,迎来最“珠圆玉润”的一刻。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介绍,今年中秋,月亮将在八月十五(9月12日)17时27分达到最圆。月亮最圆时,它仅在地平线上“露出个头”,再加上太阳还没有“让位”,天空比较明亮,市民将很难在天空中寻觅到圆月的“倩影”。天黑之后,若天公作美,市民即可用肉眼观赏天空中的一轮明月。 

    据北京天文馆专家、《天文爱好者》杂志的社长齐瑞介绍,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迹是椭圆形的,两者的距离在每年中秋都有差异,每隔几年才能在中秋节时距离最近。因为月亮和地球的远近问题,从地球上观看,月球比远地点时面积增大14% ,亮度增加30%。去年,当时的月亮距地球距离最远,中秋月的视直径也最小。  

    统计显示,从1987年到2011年25年间,中秋月亮多会圆在八月十六,共有14次;八月十五圆的次数有8次。但专家同时表示,若将统计时间延长一些,会发现在历史上月圆在十五和十六的概率差不多。  

    据《法制晚报》 

http://wenshi.dzwww.com/diyuwenhua/shiqidishi/weifang/201109/t20110908_6634361.html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毂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