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蜗牛去散步》-教育个别化案例
(2017-07-01 21:57:37)| 分类: 论文 |
《牵着蜗牛去散步》-教育个别化案例
这几天刚从微信公众号的一片小文章《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文中写着:“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是的,孩子,是慢慢长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很多时候,慢养,才能教出出最优秀的孩子。
一说“蜗牛”形容孩子,脑海中便想起班上一些不突出的孩子:那些不融入群体生活的个别孩子;那些控制不住自己的孩子;那些学习跟不上的孩子。每一个班上,都存在这不同差异的学生,今天我就预备六班郑琬琳同学小朋友谈谈她这一年来的“成长”。
还记得2016年9月1日,她小小的个子,绑着两个小辫子,身穿漂亮的小裙子背带小书包,萌萌的小脸蛋就让我留下了特别好的第一印象。原以为这会是个十分文静可爱懂事的小女生,可结果却是在接下来的相处中却让一个个老师们“惊喜”。她生性活泼好动,没用多长时间就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一开始,课上学习一言不答;课下到处乱串;午睡难以入眠等等现象让我头疼不已。你一次次催她,一次次唬她,一次次责备他。她最后用无辜胆怯的表情告诉你:“我知道错了,下次不会了”。可事后一而再再而三的事发东窗。也许就是这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都跟在孩子的后面,拼命催促孩子前行,只追求速度只追求成果,却往往忽视孩子本身的特点及能力让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成了相互折磨的时间。你觉得孩子让你操心,孩子也觉得你让她烦心。
当你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每一个孩子,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郑同学小朋友也有属于她自己的闪光点。当你慢慢观察,你会发现她的人缘很好,班上许多小朋友都喜欢跟她玩。我也经常会放下老师的身份同孩子们一起玩耍。慢慢地我发现课下许多小朋友和围绕在我办公桌旁边。她就是其中一位。她很喜欢来到我的办公桌跟我讲话,尽管就跟她讲几句她也很开心。渐渐地她总跑来抱下我。经常会因为我给她水果吃而开心的跑去教室跟同学们说:“杨老师把她的东西给我也吃一点。”
有一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有一天她一大早来学校就跑来告诉我:“杨老师你看,我叫我妈给我带跟你一样的项链来学校。”
每一种生物的成长都需要遵循其自然规律,尤其面对人这种复杂的生物。她既有成长的共性问题的存在,也有其个性问题。作为老师,我们应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耐心指引,别让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