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财经杂谈 |
今天的一则新闻把卸车与喝农药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字眼连在了一起。我仔细看完整则新闻后,陷入了基层执法的困惑,很难分清是执法的权威重要还是民众的生存重要。
如果事情的经过如新闻里描述的那样,我们不能贸然说扣车卸车罚款的执法人员有什么错,因为执法人员按规定办事,可以说是依法查扣。
从执法人员的角度看,车主只罚款不卸车的要求是不符合要求的,是存在安全隐患的。那车主为什么非要求不卸车呢?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新闻里提到的,来自于车主自身的经济压力,卸车损失十多万,罚款只有三万,宁愿接受罚款也不愿意卸车。问题的另一方面是车主为什么敢于超载呢?对运输车辆的管理规定车主常年从事运输业不可能不知,敢于超载并敢于提出不卸车只罚款的要求的底气从何而来?很有可能的原因是以前都是这么做的,只罚款不卸车。我不清楚拦车罚款的行为存不存在腐败现象,也不知腐败有多重,不妄加评论。我只推测新的反腐风气吹到了基层,基层执法人员的行为规范了,但监管对象的意识还没扭转过来,做事还存在侥幸心理。
令人痛惜的是这位车主为了几万元的利益轻易丢弃了性命。错在哪里?一是脑袋短路了,钻进了死胡同,输不起,难以承受超载被抓的后果。二是没有文化真可怕,不会维权,不知轻重,如果卸车交罚款,损失很快能挣回来。三是执法不通人情,耗了两个月,损失扩大,逼死的因素也在。
但愿这种社会风气转变的成本能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