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兰赋》解析

(2020-10-04 16:58:43)
标签:

文化

《秋兰赋》解析

 

近日读古文很多,深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古代赋、诗、词、曲使用汉字很有特点。明清小说作家那个不使用赋、诗、词和曲,中国小说中如果没有这些,就算不上是民族的东西。这也是中国小说家必备的功底。不会赋、诗、词、曲就与世界小说没有区别,也算不上是一个中国的文人。

《秋兰赋》短小精悍,具有古汉语字少而意深的特点,本人按字面试着解释一下。一家之言,难免有误差,请多多指教,虚心学习。

原文:“秋林空兮百草逝,若有香兮林中至。”

译文:深秋的树林,树叶已落,空中显得空空荡荡。百草枯萎,干草遍地。但是,还有一阵阵花香从树林中飘了过来,芳香四溢,沁人肺腑。

 

原文:“即萧曼以袭裾,复氤氲而绕鼻。”

解析:这两句里面有两个关键的词,我查有关资料也不得其解。“萧曼”中的萧指的是枯黄的“蒿草”,曼是形容词“延伸”。这两个字在一起有些资料讲是“浩大”。其实这里是说枯萎的野草又多又密。

氤氲资料解释的很清楚,我不多讲了。

译文:遍布荒野浓密的枯草,不时的触碰着我的衣服。弥漫的雾气在我鼻孔周围环绕。

 

原文:“虽脉脉兮遥闻,觉熏熏然独异。”

解析:我按字面解析不做夸张。这两句里有两个关键词“脉脉”和“熏熏”。脉脉是含情相望。熏熏在这里是一种气氛,一种“和悦”的感觉。

译文:虽然还相隔着一段距离,我脉脉相望,还是可以闻到它的花香。让我感觉到一种和悦的气氛,还有与其它花朵不一样的异香。

 

原文:“予心讶焉,是乃芳兰,开非其时,宁不知寒?”

译文:我心里特别的惊讶,真是芬芳的兰花,不是这个季节可以开放的,你怎么就不知道寒冬即将到来?

 

原文:“于焉步兰陔,循兰池,批条数萼,凝目寻之。”

解析:这句里有疑问的是“披条数萼”中的数萼是什么意思?披条好解释就是拨开树枝和枯草的蔓藤。数萼,数应该是眼看心记。这里其实就是开始在寻找花朵,而不能确定。

译文:于是我跨步迈上有兰花的地埂,顺着有兰花的埂边,拨开拦路的几条树枝和藤蔓,寻找着花朵,集中注意力,仔细的查看。

 

原文:“果然兰言,称某在斯。”

解析:这两句拟人化了,兰花开口对他说话了。也够玄幻的。

译文:果然是秋兰站在那里,她对我说道:“我在这里!”

 

原文:“业经半谢,尚挺全枝。”

解析:这两句是形容秋兰的外貌。如果前面拟人化,这两句就暗示着这个“秋兰”女子是大龄剩女了(古代过了十七、八岁就是剩女)。

译文:花朵已经凋谢了多一半(一株上会开许多花),但是整株花的枝条还是完整和坚挺的。

 

原文:“啼露眠以有待,喜采者之来迟。”

解析:按字面看这里“露眠”是一个词,意思是“露宿于野”。啼是哭。这句话有点难翻译,真不如把“眠”直接改成“眼”,成露眼好解释。许多文章就是按眼来翻译的。其实是错误的。本意还是“露眠”。对于我来讲必须按字面意思翻译。

译文:露宿于野的秋兰,双眼饱含着泪水,期待着我收留她。她很高兴遇到迟来的采花人。

 

原文:“苟不因风而枨触,虽幽人其犹未知。”

解析:“苟”,假如。枨触,触动。

译文:如果不是因为风吹花香的原因,深居简出的我也不会知道秋兰的存在。

 

原文:“于是舁之萧斋,置之明窗。”

解析:舁,生僻字,少用。两个人抬东西。萧斋,寒舍。

译文:于是叫人把秋兰抬进了我的寒舍,放在明亮的窗户下面。

 

原文:“朝焉与对,夕焉与双。”

解析:就是朝夕相处。

译文:清晨啊,我看一眼。傍晚啊,与我相伴。

 

原文:“虑其霜厚叶薄,党孤香瘦,风影外逼,寒心内疚。”

解析:党,亲朋好友。香瘦,体单纤弱。风影,风和光线。内疚,体内得病。

译文:担心霜多叶子薄,独此一株,体单纤弱。冷风袭吹,强光照射,引发疾病。

 

原文:“乃复玉几安置,金屏掩覆。

译文:所以再一次重新安置,放在镶玉的茶几上,用金色的屏风来遮挡。

 

原文:“虽出入余闲,必褰帘而三嗅。

译文:在每次进出房间的闲暇时间里,总是撩开门帘仔细观赏一番。

 

原文:“谁知朵止七花,开竟百日,晚景后调,含章贞吉。”

解析:含章,包含着美好。贞吉,正路、吉祥。

译文:谁知道一支上就开了七朵花,一下子开了一百多天,开得晚凋谢的也晚,包含了美好和吉祥。

 

原文:“露以冷而未晞,茎以韧而难折。”

译文:露水因为气温低而不干,花径因为韧性好而不好折断。

 

原文:“瓣以敛而寿永,香以淡而味逸。”

译文:花瓣因为收敛而能保留较长的时间,香味由于淡雅,更能表现与众不同。

 

原文:“商飚为之损威,凉月为之增色。”

解析:这两句里“损”被质疑。秋兰的威到底是好还是坏?是需要“损”还是需要“捐”?这里损是合理的。因为文章里都是强调“低调”而“内秀”。用现代语就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译文:萧瑟秋风使你减少了你的仪容,而冷月却为你增加了庄严的美丽。

 

原文:“留一穗之灵长,慰半生这萧瑟。”

译文:留下这一支七朵花的长久,安慰你这半生的命运坎坷。

 

原文:“予不觉神心布覆,深情容与。”

译文:我不自觉中心中充满了感概,被深深地打动。

 

原文:“析佩表洁,浴汤孤处。倚空谷以流思,静风琴而不语。”

解析:空谷是中国古老哲学里的一个概念,只有空才能容纳万物。风琴是古琴,是指不去弹奏的古琴,意思是“于无声处”。如果是“风铃”与头句相比境界太低了。

译文:我摘掉身上所有的配饰,返朴归真,以示灵魂的洁净。用水冲刷身上的污垢后,而静静的独处。仿佛我站在了空空的峡谷旁,让思绪像大江一样无尽的流淌。又像是静静的,默默不语的古琴一样,在于无声处听到最美妙的乐章。

这段翻译的废话多了点,少了也无法表达深意。

 

原文:歌曰:“秋雁回空,秋江停波。兰独不然,芬芳弥多。秋兮秋兮,将如兰何!”

解析:这段我翻译恐怕跟他人不一样。“秋雁回空”是指大雁已经飞过去了,留下了空空的天空。

翻译:不翻译了。

 

这篇短文其实就是强调文人要“内秀”,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他把秋兰人格化了,也说不定他的样本就是他的一个“大龄女弟子”(十七、八岁),他给纳了妾。此文包含了中国古老的哲学,不懂《道德经》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短文是理解不了的。

 

 

                                                   李铁钢

                                              2020104日星期日

 

没有修改润色,难免有错别字,请谅解。(着急去做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