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来之名“漏米寺”“逗蜂轩”
 (2021-05-25 09:58:31)
	
			
					(2021-05-25 09:58:31)		| 标签: 漏米寺逗蜂轩 | 分类: 杂谈 | 
			
正如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所言,“没有一个艺术家会在他一天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始终处于不停的艺术创作之中;所有那些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成功之笔往往只产生在难得而又短暂的灵感勃发的时刻。”当我随心所欲地读《中国国家地理》(2021.5)一篇记录巴蜀乡野石窟的文章(《山野遗珠》)时,惊讶地发现“漏米寺石窟”,“漏米寺”,多神气的名字,神来之笔,充满诗意,竟想到了读《红楼梦》时遇到的“逗蜂轩”,出奇制胜的诗意。
							
		
						
		
		
		
		
		
		
							
		
				
		
				
	
“漏米寺”,成都浦江县隋唐石窟遗址,好像广西也有“漏米洞”,传说基本模式一样。饥荒年间,山崖漏米,一解饥馑,后来有人贪心,凿山大洞,漏米遂停。
漏米寺,天机不可泄露的“漏”,漏米,天上掉馅饼的美事,雅俗共赏,俚中见雅。
“逗蜂轩”出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贾珍在秦可卿丧礼期间,趁机从老太监手上给儿子贾蓉买个堂皇的官衔,地点是宁国府的逗蜂轩。
蜂,带刺,也能逗?太监叫戴权,脂砚斋批曰“大权”,逗蜂轩批曰“轩名可思”,这是不是意味着贾珍与太上皇的老太监勾连,必使贾家抄家倾覆。起码贾珍的“爬灰”就不是个好兆头。逗蜂必被蜂蜇,这是必然。
名字,不管是人名、地名、寺名,拙比巧好,自然比刻意好,雅俗共赏好,神来之笔的灵感最好!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