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茅盾文学奖陈彦《主角》的语言特色

(2020-12-21 07:52:33)
标签:

陈彦主角

分类: 阅读笔记
茅盾文学奖陈彦《主角》的语言特色

杨排风》演出几天后,她(楚嘉禾)听广播也在说,电视也在播,报纸也在吹:“《杨排风》是‘秦腔小皇后’的又一巨献”。啥词都用上了,什么“大宋霹雳”;什么“戏曲舞台上的《霍元甲》”;什么“技压群芳”;什么“仪态万方”;什么“婉丽飘逸”;什么“美不胜收”;什么“大气磅礴”;还有更肉麻的,竟然说忆秦娥是什么“秦腔的武旦天后”。气得她端直把几份小报都撕了。就一伙夫,无非是能把杨排风这个烧火丫头的角色,体会得深一些,还就中国不出、外国不产了?《游西湖》一演,有人就骚情给她安了个“秦腔小皇后”。《杨排风》又给她挣了个“武旦天后”,要再演了《白蛇传》,那还不得安个“王母娘娘她祖奶奶”的名号了?这帮吹鼓手,也真够恶心的了。她听说过梨园捧角儿的事,但没想到,能捧得这样酸、这样嗲、这样肉麻,这样刀把生芽、擀杖结籽、棒槌开花。她就到底忍不住,装作脚还是很痛的样子,一瘸一拐地进剧场把戏看了一眼。(中部33)

只要说演出,她(忆秦娥)几天精神都是高度紧张的。每演完一场,她在化妆室卸妆,都会呆坐半天,动弹不得。有时直想哭,怎么就弄了这么个要死要活的职业呢?别人还不理解,说她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捞了稠的还嫌干;撇了油花还嫌腻;咥了心肝还嫌苦,总之,里外都不是人。她也就懒得吭声了。她不说话,不吭声,别人又说她“心深似海”,是“碎狐狸精”一个。说“表面看着瓜瓜的,肚里丝绸花花的”。(中部34)

【】俚语集结,行云流水,自然而然。作者对俗语的驾驭能力,熟稔与自如的应用。

古存孝老师说,尤其是大城市,角儿一捧红,就跟宣纸一样,洒一点墨,洇一大片。他还说,捧红一个角儿,一个剧团好些年都不愁吃饭了。这话好像在今天已经不灵了。剧团人都是拿国家工资,没有人认为,他们是靠你的名气吃饭的。相反,倒觉得是他们做了“垫背”“底座”“膨大剂”“日本尿素”,把你给垫高了、撑大了、养肥了,自己却是“杨白劳的干活”了。(中部34)

【】老百姓的语言。不是典型的书面语。戏是老百姓看的,话就得是老百姓的语言。作者的语言特色。
也让人感到民间语言的生动传神之处,其表现力一点不亚于诗词语言。但其精神实质却是一致的,诗性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