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记录 |


战国魏长城华阴段,
距现在2300余年,
目的,魏国防秦。
离西安127公里。
此段长城华阴境内6公里,其中最长的一段在县城西城南村东,城墙360多米。
中囯人修长城有二千余年历史,代代不已。秦代以后基本是中原王朝防御游牧民族入侵。
战国长城是中囯长城的滥觞时代,在大地上可感的战国可能莫过于长城。秦长城有点遥远,战国长城就在脚下,村里。
时空沧桑由此而来!

城南村

百度资料:
魏长城是我国最早的长城,比秦长城早130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今华阴县长涧河西岸的长城,就是战国时的魏西一长城遗址,即属《史记·魏世家》所说的魏惠王十九年所“筑长城”最南端的部分。
这段遗址南起华山北麓的朝元洞,向北经南洞村、北洞村、洪崖村、王家河、河湾子、西关堡、凤箱城,达于渭河南岸,南北长达六公里。
除这条长城遗迹外,史料指出在华阴境内还有一条长城遗址,应在今华阴县城东。
华阴魏长城的遗迹大部份保留在地面上,现在保存在地面上的长城遗迹计有十二处,保存最长的有700米,最宽的约20米,最高的约18米。如朝元洞西北发现一段魏长城计长500米、宽21.6米、高14.1米。南洞村西北发现一段长城计长180米、宽约20米、高2.6米。北洞村北有一段长城计长100米、宽15米、高16米。洪崖村有一段长城计长700、宽18、高2.2米。党家村以北有一段魏长城计长550米、宽6米、高约18米,这段长城保存比较完整,南北略呈直线。西关堡以北有一段长城计长700米、宽16米、高8米。风箱城东南有一段魏长城计长500米、宽1.92—2.35米、高3.8米。另外少部份地方因挖土和河水的冲刷破坏,地下已无长城的遗迹。特别是从风箱城以北至渭河一段,地势很低,均为河滩,地下已无长城的遗迹,推断原来风箱城以东至渭河是有魏长城的。
华阴魏长城的起点在朝元洞东南约150米处的华山山麓,东边是长涧河,夯土建筑在距地表约5米的生土上,推断魏长城是利用较高的山麓地势构成的。华阴魏长城沿着弯弯曲曲的长涧河向北伸延,随着河道的拐弯长城的弧度也较大,有的略呈直线。


筑城原因
战争产物
长城是战争的产物。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据险设关,修筑长城。公元前657年,楚国的方城开了我国修筑长城的先河。其后齐、魏、燕、赵、秦的长城相继而筑。《史记·秦本纪》载:“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
公元前641年,秦穆公灭掉了梁国,梁伯国存在了大约130年。公元前385年,晋(即魏)复强,夺秦河西之地。魏国在其西部边境,自华山脚下的朝元洞向北,沿着洛河筑长城到陕北富县的雕阴城。《史记·秦本纪》有:“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







中囯国家地理一张历代长城图。
比较直观全面。

可看到关中的魏长城

下图里华阴魏长城则十分分明(网上资料,河南省长城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