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等等斋
等等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714
  • 关注人气:4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的智慧一盗亦有道 道亦有盗

(2018-06-10 22:59:30)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庄子的智慧一盗亦有道 <wbr>道亦有盗庄子的智慧一盗亦有道 <wbr>道亦有盗

小愉问师傅说,偷人也有道吗?

师傅盗跖答,干啥没有道呢?揣摩出屋里可能藏着啥好东西,就是圣明;抢先入室,就是勇敢;撤时主动断后,就是义气;预测计划成功,就是智慧;分赃平衡,就是仁爱。这五样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还没有见过。

这是庄子外篇《胠箧》里盗以有道的故事。大盗亦讲盗贼行当的圣,勇,义,智,仁理论,是儒家圣人理论在行窃实践中的应用。

故事如就到此,庄子也仅是一个段子高手而已。哲学家庄子深奥还在下面。

他接着说,好人不懂圣人理论就不能建功立业,盗贼如无圣人之道就不能行窃下去。世上善人少不善者多,那么圣人理论利天下少害天下多。故,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庄子逻辑略嫌简单,结论却很深刻,猛烈抨击了儒学。

若从寓意讲,也还存在盗跖利用圣人理论夹杂了自己的盗窃利益,利用挟持了圣人之道,以谋私利而掩人耳目,这叫:道亦有盗。

从盗亦有道,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再到道亦有盗,这三重意蕴,能不让人惊叹,庄子还活着,二千多岁了。

北冥南海,鲲鹏扶摇,九万里,这鲲鹏原来竞是庄子自己。

伟矣哉!

[原文]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胠箧)

[译文]

因而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和准绳吗?”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绳呢?准确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从这一点来看,善人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立业,盗跖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行窃;天下的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那么圣人给天下带来好处也就少,而给天下带来祸患也就多。所以说:嘴唇向外翻开牙齿就会外露受寒,鲁侯奉献的酒味道淡薄致使赵国都城邯郸遭到围困,圣人出现了因而大盗也就兴起了。抨击圣人,释放盗贼,天下方才能太平无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