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的智慧--窃鉤者诛,窃国者侯

(2018-05-30 16:38:09)
标签:

庄子智慧

分类: 杂谈

 

 窃鉤者诛,窃国者侯!
这是庄子又一响彻千年的呐喊。
庄子不仅讲故事,造成语,更重要的是揭示历史真相,找本质规律,而且有些规律超越时代很具现代性。
庄子的武器是思想,思想的工具是比喻和寓言。比喻在庄子就不是修辞,而是思维方式。信手拈来,翻雨覆雨,妙趣横生,别开生面。
我们常说成王败寇是封建历史的规律,比这还普适的是庄子喊出的--窃鉤者诛,窃国者侯。偷了个带钩的小偷被杀了,窃取了国家的却当了皇上。不由让人想起有贼王介绍其成功之道说,你小打小闹的行窃是容易被抓住的,反而像搬家一样用汽车,人马三齐的盗更安全。但这仅仅是偷财物,人家大盗是窃国。怎么完成的?
庄子又告诉我们秘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圣人干什么,圣人弄了一套理论,权衡天下称量他人甚至冠冕堂皇的忽悠理论,以此来窃,可得一国。所以庄子说比小偷可怕的是大盗,比大盗可怕的是圣人。在此意义上说,绝圣弃智。
吴思先生揭秘中国历史的“血酬定律”,窃鉤者诛,窃国者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最基本的血酬定律。而且被庄子发现两千多年了!

【原文】


夫川竭而谷虚①,丘夷而渊实②。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③。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④,则是重利盗跖也⑤。为之斗斛以量之⑥,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⑦,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⑧,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⑨,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鉤者诛⑩,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

     
     
     
     
     
     
     
     
     
     
     
     
     
    -- 胠箧




【注释】


①竭:干涸。虚:空旷。


②夷:平。渊:深潭。实:满。


③故:事故,变故。


④重(zhòng)圣人:使圣人之法得到重视。


⑤重利盗跖:使盗跖获得厚利。


⑥斗斛(hú):古代的两种量器,十斗为一斛。本句两个“之”字含意不一,前指天下之人,后指斗斛所量之物。


⑦权:秤锤。衡:秤杆。


⑧符玺(xǐ):古代用作凭证的信物。“符”由两半组成,合在一起以验明真伪;“玺”就是印。信:取信。


⑨矫:纠正。


⑩鉤:即“钩”字,本指腰带钩,这里泛指各种细小的不值钱的东西。诛:刑戮,杀害。


【译文】


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外充实。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而没有变故了。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止。即使让整个社会都重用圣人治理天下,那么这也是让盗跖获得最大的好处。给天下人制定斗、斛来计量物品的多少,那么就连同斗斛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秤锤、秤杆来计量物品的轻重,那么就连同秤锤、秤杆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符、玺来取信于人,那么就连同符、玺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仁义来规范人们的道德和行为,那么就连同仁义一道盗窃走了。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那些偷窃腰带环钩之类小东西的人受到刑戮和杀害,而窃夺了整个国家的人却成为诸侯;诸侯之门方才存在仁义。这不就是盗窃了仁义和圣智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