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的智慧--应时而变

(2018-05-23 10:53:59)
标签:

庄子智慧

天运

应时而变

分类: 杂谈

 

 【鉴赏】
庄子在《天运》里有段批评孔子的对话。
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请教师金,问孔子西行于卫效果怎么样。师金说:“夫子其穷哉!”这回孔夫子很麻烦。



庄子寓言十九,主要是善比喻。比喻是文学最基本特质。



庄子把孔子的理论比喻成祭祀用过
刍狗,也就是周公用过的“破狗”。把人家几十年几百年前的理论现在贩卖,还包装纹饰,不到处碰壁才怪呢。



不与时俱进,就好比拿船在陆地上划,拿车在水里开,肯定不行。舟车之喻,十分生动。



庄子还把历史上各种著名理论比喻成不同味道的水果,虽然不同但都好吃,各自适应自己的时代及环境。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你孔子拿老一套统一一切,不逆天之迂腐吗?
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不矜于同而矜于治。这声音响彻在两千多年前,不能不佩服庄子--一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批判哲学家。庄子哲学的深度广度令人叹服。



桔槔
汲水,人之所引,非引人者也。关键在人。庄子人的主体性一直是其高杨的旗帜。
      


为了说明问题,
庄子从草狗到,舟车,桔槔,梨橘,猨狙西施设喻,纵横繁复,纷纭驰骋,妙趣横生。
庄子把应时而变放在《天运》--自然宇宙的运动规律--一文中提出,振聋发聩,弥足珍贵。

【百度原文】



孔子西游于卫,颜渊问师金曰:“以夫子之行为奚如?”师金曰:“惜乎!而
夫子其穷哉!”



颜渊曰:“何也?”师金曰:“夫
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将复取而盛以箧衍,巾以文绣,游居寝卧其下,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焉



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陈刍狗,聚弟子游居寝卧其下。故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是非其梦邪?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死生相与邻,是非其眯邪?



夫水行莫如用
舟,而陆行莫如用。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古今非水陆与?周鲁非舟车与?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



彼未知夫无方之传,应物而不穷者也。且子独不见夫
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者也。故俯仰而不得罪于人。



故夫三皇五帝之
礼义法度,不矜于同而矜于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蒩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



今取
猨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龄啮挽裂,尽去而后慊。观古今之异,犹猨狙之异乎周公也。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穷哉!”








【注释】



刍狗:草扎的狗,古代用于祭祀。老子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此处,庄

     

     

子亦用典。



箧:读
qiè,小箱子。



爨:
读cuàn1.烧火做饭:分居各~。2.灶:“客传萧寒~不烟。





桔槔:
俗称"吊杆""称杆",古代汉族农用工具。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商代在

     

   农业灌溉方面,开始采用桔槔,杠杆原理,一边悬重物,一边盛水。如

     

   

 图:
 

  

 




蒩梨橘柚:梨子,橘子,柚子等水果。此处意思,各种水果味道不同但都好

     

     

     

 

 吃,治理社会,礼仪法度可不同但社会效果好就行了。


猨狙
:猿猴,猕猴之类。



【百度译文】
孔子向西边游历到卫国。颜渊问师金道:“你认为夫子此次卫国之行怎么样?”师金说:“可惜呀,你的先生一定会遭遇困厄啊!”颜渊说:“为什么呢?”
师金说:“用草扎成的狗还没有用于祭祀,一定会用竹制的箱笼来装着,用绣有图纹的饰物来披着,祭祀主持人斋戒后迎送着。等到它已用于祭祀,行路人踩踏它的头颅和脊背,拾草的人捡回去用于烧火煮饭罢了;想要再次取来用于祭祀而拿竹筐装着它,拿绣有图纹的饰物披着它,游乐居处于主人的身旁,即使它不做恶梦,也会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梦魇似的压抑。如今你的先生,也是在取法先王已经用于祭祀的草扎之狗,并聚集众多弟子游乐居处于他的身边。所以在宋国大树下讲习礼法而大树被砍伐,在卫国游说而被铲掉了所有的足迹,在殷地和东周游历遭到困厄,这不就是那样的恶梦吗?在陈国和蔡国之间遭到围困,整整七天没有能生火就食,让死和生成了近邻,这又不就是那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梦魇吗?
“在水上划行没有什么比得上用船,在陆地上行走没有什么比得上用车,因为船可以在水中划行而奢求在陆地上推着船走,那么终身也不能行走多远。古今的不同不就象是水面和陆地的差异吗?周和鲁的差异不就象是船和车的不同吗?如今一心想在鲁国推行周王室的治理办法,这就象是在陆地上推船而行,徒劳而无功,自身也难免遭受祸殃。他们全不懂得运动变化并无限定,只能顺应事物于无穷的道理。
“况且,你没有看见那吊杆汲水的情景吗?拉起它的一端而另一端便俯身临近水面,放下它的一端而另一端就高高仰起。那吊杆,是因为人的牵引,并非它牵引了人,所以或俯或仰均不得罪人。因此说,远古三皇五帝时代的礼义法度,不在于相同而为人顾惜,在于治理而为人看重。拿三皇五帝时代的礼义法度来打比方,恐怕就像柤、梨、橘、柚四种酸甜不一的果子吧,它们的味道彼此不同然而却都很可口。
“所以,礼义法度,都是顺应时代而有所变化的东西。如今捕捉到猿猴给它穿上周公的衣服,它必定会咬碎或撕裂,直到全部剥光身上的衣服方才心满意足。观察古今的差异,就象猿猴不同于周公。从前西施心口疼痛而皱着眉头在邻里间行走,邻里的一个丑女人看见了认为皱着眉头很美,回去后也在邻里间捂着胸口皱着眉头。邻里的有钱人看见了,紧闭家门而不出;贫穷的人看见了,带着妻儿子女远远地跑开了。那个丑女人只知道皱着眉头好看却不知道皱着眉头好看的原因。可惜呀,你的先生一定会遭遇厄运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