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

(2013-06-11 07:46:24)
标签:

法门寺

金毛狮子

彩绘石狮子

分类: 狮文化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
    这狮子太震撼了,漂亮、高贵、青春、生气!从造型看应是盛唐或前一点东西(有虎气,说明早一些),有乾陵桥陵狮子的精神(地宫门朱雀石雕风格就是盛唐,韩伟观点)。可贵的是彩绘,黄绿黑三彩,通体黄,发髻黑,眼睛、鼻子、髯须绿(蓝)。后代炕头狮子的彩绘也就仿自于此,有了出处。这狮子应是佛教狮子。雌雄难分。佛教是狮文化发展最大的动力。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    彩绘金毛双狮:系佛或菩萨或的坐骑,护法兽。汉白玉圆石雕,后蹲姿态,阔口大张,鬃毛卷曲,铜铃巨目虎视眈眈直视远方。通体是黄绿黑三彩,置于前室阿育王塔两侧。通高593毫米。(摘自《法门寺文化史》p204页,韩金科著)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
气派的地宫护法石狮
置于地宫前室,守护在放置第四枚佛指舍利的阿育王塔两侧。 狮子原为菩萨或佛之坐骑,这两支狮子分雌雄。上图,右面,下图,左狮子(图片和文字摘自“舍利子专题”网络)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
资料照片。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汉白玉阿育王塔
塔高78厘米,从上到下精雕细刻,由塔刹、塔盖、塔身和塔座4部分组成。铜铸塔刹,葫芦状,安置于盖心。塔盖为九层棱台,由上而下逐渐变大,每边刻一圈如意云头二方连续图案。塔身为四面,四角有立柱。每面中心设门,门上有四排乳钉,各24枚,门设司前,有锁。每个门扇上各有一尊菩萨。塔座为须弥座,座的台缘均刻流云纹。令人惊叹的是菩萨身上朱红色的裙裤和粉绿色的披带,那鲜艳夺目的色泽似乎刚刚画就的一般。(图文来自水神国度新浪博客)

     上图应为复制模型,下图应是文物原件。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
     法门寺地宫,狮子一高一低,也许唐代是用高低来区分雌雄的。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法门寺地宫的井盖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双狮纹银方盒
通高约12厘米,口径约17厘米,足径约14厘米,重799克。盒体呈菱弧状,上下对称,以子母口扣合。盖面内以联珠组成一个菱形,与周边呈相斗的布局,内菱形中部錾两只腾跃的狮子,四周衬以莲与缠枝蔓草,内外菱形的角隅饰背分式西番莲纹样,腹壁上下均錾二方连续的莲叶蔓草,圈足饰一周简莲瓣。盒底外壁竖錾4行33字:“进奉延庆节金花陆寸方合壹具重贰拾两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使臣李进”。(摘自水神的国度新浪博客)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法门寺塔今昔。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
以下是中央电视台《大家》采访法门寺考古队长韩伟节目回放的考古记录之录像,可以直观的了解文物的发掘状况,很珍贵。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以上是金毛狮子在阿育王塔前的状况。
以下:地宫前室门狮子状况,一高一低,彩绘,门狮在唐已出现,只不过守的是佛教之门。狮子高低也许在区分雌雄。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释迦摩尼真骨舍利,灵骨。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

【狮文化109】法门寺地宫彩绘金毛狮子
资料:
据专家考证,法门寺始建于北魏时期约公元499年前后,现寺内尚 存的北魏千佛残碑就是立塔建寺后不久树立的。当时称“阿育王寺”(或“无尤王寺”)。隋朝时,改天下佛寺为道场,阿育王寺改为“成宝寺”。唐朝是法门寺的全盛时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显赫地位,以七次开塔迎请佛骨的盛大活动,对唐朝佛教、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初时,高祖李渊改名为“法门寺”。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民在这里度僧80名入住法门寺,宝昌寺僧人惠业为法门寺第一任住持。唐朝贞观年间,把阿育王塔改建为四级木塔。唐代宗大历三年(786年)改称“护国真身宝塔”。自贞观年间起,唐朝政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对法门寺进行扩建、重修工作,寺内殿堂楼阁越来越多,宝塔越来越宏丽,区域也越来越广,最后形成了有24个院落的宏大寺院。寺内僧尼由周魏时的五百多人发展到五千多人,是“三辅”之地规模最大的寺院。
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据史载 “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可干戈平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按
法门寺文化景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照佛教仪轨,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用唐密曼荼罗结坛供养。唐代诸帝笃信佛法,对舍利虔诚供养,寺院大小乘并弘,显密圆融,使法门寺成为皇家寺院及举世仰望的佛教圣地。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