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姜振骅老师教学视频后感

(2012-08-13 12:20:40)
标签:

姜振骅

阅读课

教学视频

单词

教育

分类: 教学心得

教学视频观后心得

看到这个视频的还不到两分钟的时候,我就笑了。姜振骅老师上课的表情和语态,让我感觉,如果我作为学生,我很希望有这样的一位老师,先不管他的课上的怎样,至少我会被他吸引到他的课堂中。

本堂课是一堂阅读课。平时我们上的阅读课,大多数是给学生疏通一下文章的结构,找出主旨大意,然后回答一些问题,看看学生对于文章的了解程度,然后针对文章进行题目的操练。但是这堂课完全不一样。这堂课,始终,老师做的就是一个引导者,他并没有说出任何的答案,他所做的就是引导,让学生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于阅读时候碰到的新单词,该怎样处理,学生经常会很头疼。有时候虽然只是几个不认识的单词,但是会影响到对文章的理解,在考试的时候,很容易因此而只能用“猜”的。姜老师处理单词的方法,是很值得我们平时教学借鉴的。比如,文章中出现了一个pimple,他并没有直接地告诉学生单词的意思,而是请了几个认识pimple的学生,用自己的话,告诉同学,什么是pimple,当然这个时候五花八门的回答都有,有的孩子很可爱,直接指着自己的脸,告诉同学pimple就是脸上的青春痘。还有讲到青春期情绪的起伏,有个单词seesaw,他让学生想出生活中,哪些东西是be seesawing的,学生回答了天气、股票、自己的零用钱等等。其实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可是这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而且让上课时候的气氛感觉很轻松。

当学生把文章中所有的关于青春期发育时候的变化都找到后,姜老师总结了一句话:“Growing up is painful.”然后围绕着“painful”来展开话题。他先讲了关于自己青春期的一个烦恼——青春痘,然后请学生们像他一样的讲一个关于自己的青春期变化的一个故事。这个环节,学生表现的相当好,讲的自身的小故事也是很有趣的,有些人说自己太矮了,有些人说自己太高了,有些人说自己不自信等,都是学生们认为是造成他们困恼的故事。这时候,姜老师就作为一个聆听者和分享者。我们平时在上课的时候,不难发现,当老师讲自己的一些经历或者一些自身有趣的事情的时候,学生们会很容易让情绪达到兴奋状态,他们也会想要说自己的一些经历,有些跟老师一样的,他们会更兴奋,他们会觉得老师也是人,也是从学生过来的,老师们也有过跟他们一样的开心和烦恼,就会让他们有拉近师生距离的感觉。那么以后上课时候,就不会感觉老师是高高在上的,他们也就敢说出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我有个学生,跟我谈过一次心,我问过她为什么上课不敢回答问题,见到老师也是能躲就躲,她告诉我,小学的时候,老师们为了纠正孩子的一些学习生活上的问题,用的都不是讲道理的方式,以高高在上的一种方式非常直接地告诉学生不该做什么,如果有做错,那就肯定是罚,罚抄罚站。长此以往,孩子们都变的不愿意、不敢跟老师亲近。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上、在生活中,让孩子们能够与我们交流。不仅是语言上能够接得上话,还是一种心灵上的交流,真正的做到师生对话。

姜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能够做到充分地给学生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把上课过程控制的很紧凑。这一点,是在我的阅读课上需要改进的一点。现在初二的课文,其实也蛮长的,要在45分钟里面讲完要讲的内容,还要给予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时候觉得时间真的不够。这时候,我要学会两个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把课堂中可讲可不讲,或者学生已经知道的东西,少讲一点,甚至不讲,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会发现,其实学生们他们能够做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能够讲出老师想讲的东西。引用一句话“学生可以的”。

这就是我听了这节课前30多分钟后的想法。其实我更想的听下去,想看看接下来,这些可爱的学生和可爱的姜老师之间,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