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华山五百罗汉堂

(2012-06-11 10:13:09)
标签:

阿罗汉

印度

五百罗汉堂

成都宝光寺

《大唐西域记》

分类: 九华山的旅游景点

   五百罗汉堂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景点。

   五百罗汉堂总建筑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为宫殿式结构,与百岁宫配套协调,形成一个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城堡式建筑群。五百罗汉堂供奉五百尊罗汉,整个堂内于姿百态,气势壮观。百岁宫五百罗汉堂是目前我国四大佛山所仅有,它的兴建,为九华山增添了一处独特的新景观。
  显德元年(954)道潜禅师得吴越钱忠懿王的允许,将雪峰塔下的十六大士像迁于净慈寺,创建五百罗汉堂。而各地名山也有罗汉洞或竹林圣僧寺的传说,如河南嵩山有五百罗汉洞。现存的五百罗汉堂有北京碧云寺、成都宝光寺、甘肃莲华寺石窟、苏州西园寺(戒幢建寺)、昆明筇竹寺、西山华亭寺、武汉归元寺等处。

   其中,莲华寺石窟的五百罗汉为石刻像,雕造于宋·绍圣二年(1095)。北京碧云寺的五百罗汉,其规模在华北地区最为可观。成都宝光寺、昆明筇竹寺及西山华亭寺的五百罗汉均为彩塑。宝光寺的罗汉像高约一点五公尺,形像雄伟,保存良好,是清·咸丰元年(1851),依照常州天宁寺石板线刻的原貌而塑的。筇竹寺五百罗汉乃四川合州黎广修携其弟子五人入滇,从清·光绪十六年(1890)起,历时七载所完成的作品。

   五百罗汉堂,顾名思义就是供奉五百罗汉像的地方。全称为五百阿罗汉堂。


五百罗汉堂的由来
  跟随佛祖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其二指参加印度佛教史上第一次结集三藏或第四次结集三藏的五百比丘,其三指言五百罗汉为五百大雁所化(见《贤愚经》),其四说五百罗汉的前身是五百蝙蝠(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其实,在任何佛经中都没有记载五百罗汉的名号,“五百”,只是言其多而已。

   至于五百罗汉怎么到中国以及他们的名字----略!不过,由于五百罗汉人数众多,面孔一时难以分清,以至有些人借机混了进来,硬充罗汉。如成都宝光寺的罗汉堂内,康熙和乾隆分别被塑为奢夜多尊者和直福德尊者。

   在佛教中,罗汉所证的果次于佛和菩萨,因此地位也比他们低,他们住的地方只能叫“堂”而不能叫做“殿”的。

 

五百罗汉的简介

印度古代惯用"五百"、"八万四千"等来形容众多的意思,和中国古人用"三"或"九"来表示多数很相像。  五百罗汉
五百比丘、五百弟子、五百阿罗汉,在佛教经典中固然是常见的,但并不意味着是固定的数字。可是随着十六罗汉的崇奉,五百罗汉像也便在五代时期见于绘画和雕塑,不久便有许多寺庙建立了五百罗汉堂。后人又附会地列举五百罗汉的名字,其实都是没有根据的。至于近代某些寺院中塑造的五百罗汉像,许多形象都是出自匠人的臆造,或者采自神话小说,以至流于怪诞,失去了佛的出家弟子应有的合乎戒律的威仪。由于十六罗汉住世护法的传说,引起汉地佛教徒对于罗汉的深厚崇敬,于是又有五百罗汉的传说。   五百罗汉[1],一般指佛释迦去世后参加第一次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以大迦叶和阿难首。至于五百比丘的其他人,除知名的十大弟子外,一般没有名号的记载。然而,在我流传的五百罗汉却都有名号,这在佛经中是找不到的根据的,是宋人的附会之说。   关于多罗汉的来历,除了参加第一次佛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之说外,还有说为跟随释迦牟尼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的。在《贤愚经》、《报恩经》等经中,另有种种说法,下面分别介绍。   《贤愚经》卷十三和《经律异相》卷四十八记载,佛在波罗捺国为四众说法,时空中有五百只大雁听到佛说法的声音,欢喜异常,便飞落下来听佛说法。有一猎人张 网捕住五百只雁,并全部杀死。五百只雁因闻法功德而转生三十三天(即忉利天)。《报恩经》卷四说,古代有一国王想食雁肉,命猎人捕雁。正好有五百只大雁飞 过,雁王误落网中,猎人大喜,准备杀之,忽心中不忍,放了雁王。国王听说后便不再食雁肉。国王即阿阇世王,雁王即佛,一雁为阿难,其余即五百罗汉。   《大唐西域记》卷三记载一大枯树穴中住有五百蝙蝠,有一队商人在此停留歇息。他们点火取暖,烧到枯树,正巧一位商人手捧佛经诵念,蝙蝠虽被火围住,因爱乐法音,忍耐不去,终被烧死。这五百只蝙蝠转生为人,普证圣果,成为五百罗汉。   另据古代印度传说 ,在憍萨里国有五百强盗占山为王,后与官军交战,全部被俘。他们被挖下双眼后放逐到山林。强盗在林中绝望地奔跑,呼号。佛陀听到后,大发慈悲,用神药使他们复明。五百强盗从此弃恶扬善,皈依佛门,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心后均修得正果。成为五百罗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