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历法是人类文明的始源(第二版)

标签:
圭璧圭璧文黑皮玉雕黑皮玉雕文化 |
分类: 人类文化 |
人类只从学会使用时间才摆脱了混沌,走进了文明。而天文历法就是关于人类使用时间的科学,也是人类文明的始源。
尽管文明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可是很少人知道:什么是文明?文明的标志是什么?人类什么时候有了文明?中国什么时候有了文明。世界考古界普遍认为:国家文明的崛起有三个基本要素:
1.
2.
3.
唐山居士却对此不以为然。其实,这三个要素所表现的人类文明只能算是低级文明。而人类在一万多年前就步入了更高级的文明。这就是天文历法文明。历法是古代国家文明的基本标志。如果天文历法也是一门科学,那么天文历法应该位列一切科学之先。很显然,历法是时间的学问。而时间和空间是表示物质存在和物质运动的基础物理量。这是物理学的基础。没有历法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时空。没有时空就没有物理学。没有物理学就无从认识和描述物质存在和物质运动的规律。人们是通过对于天体运动的观测和分析,才发明其周期运动规律而形成了时间概念。很显然。历法学是集天文学、物理学、测量学、几何学、数学等基础科学为一身的集成科学。因此,我们不能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科学的基础在中国。
世界最早的历法是什么?中国的第一部历法又是何时?
当今人们普遍认为:世界最早的历法是埃及的太阳历。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观测尼罗河泛滥的周期发现:尼罗河开始泛滥的时日恰好天狼星与太阳同时升起的日子。于是就把一天定为元旦。现代历史学者认为:中国的历法要比埃及的太阳历晚的多。历史课本上说:西汉时期由司马迁、落下闳、唐都等人在长安制定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完整的历法《太初历》。这种说法是严重的不符合历史的。
其实,司马迁制定了太初历,他自己也并不认为在他以前中国没有历法。司马迁把中国的历法的开始推到很早以前的上古。司马迁是在《史记
太史公说:神农以前年代太远,就不必论了。黄帝时考察星度,制定历法,建立了五行序列,确立起阴阳死生消长的规律,纠正了闰月余分数值的大小,于是有了分管天地神祗和其他物类的官员,称为五官。各自掌管自己的一套,不相杂乱。
司马迁说黄帝时代就有了历法。其实,黄帝时期的历法也并非是始于黄帝,而是始于伏羲大帝。
《纲鉴易知录》五帝记:
太昊伏羲氏。画八卦,造书契。作甲历,定四时。起于甲寅,支、干相配为十二辰,六甲而天道周矣。岁以是纪而年不乱,月以是纪而时不易,昼夜以是纪而人知度,东西南北以是纪而方不惑。
唐山居士惊奇的发现:伏羲氏的甲历就是现在仍然使用的农历也称夏历。依据《纲鉴易知录》所记:黄帝、尧帝、夏朝仲康时代由伏羲女娲氏的后裔羲、和氏两个家族掌管天文历法。
司马迁《历书》说:昔自在古,历建正作於孟春。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这是说上古时期一直到夏朝的历法都是孟春正月为岁首。到了商周时期才改变了。而辛亥革命以后的农历又使用了夏历。
《尚书》尧典:比较完整的描述了《甲历》: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哇塞!尧帝时代是早于夏代。距今有四千多年,历法竟然精确。
伏羲制作甲历仍然不见中国历法的久远。伏羲的《甲历》之前,可能还存在一个《北斗历》。即依据北斗星座的斗杓指示的方向来判断季节。
http://bbs1.people.com.cn/img_new/Y0/61/F6/F0/1B/1595076440091.gif |
斗杓指北天下皆冬
斗杓指东天下皆春
斗杓指南天下皆夏
斗杓指西天下皆秋
北斗历比甲历简单的多,显然要早于甲历。北斗历是何人所创?我们不知道。但是伏羲之前还有三皇。三皇之前还有盘古。依据《纲鉴易知录》中国历史是从盘古开篇。我们细读《纲鉴易知录》三皇记,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三皇还是盘古都有足够的能力制作《北斗历》
我们先从伏羲氏向上可以追溯到天皇氏。《纲鉴易知录》三皇记
天皇氏
纲 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
纪 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澹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干支的发明,说明人们对于自然有多周期的认识,人们可以用10、12、60等进制的数值来描述时间。干支记年是中国古人的一个重大发明。它比现代的用自然数记年有许多重大好处。干支能更清楚直接的表明时间的周期性。其实,我们可以把干支记年法,也看作是一种历法,我们可以称作干支历。干支历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年大约有三年六十天。干支历显然比北斗历还要复杂的多。
天皇氏之前还有盘古氏,莫非北斗历是盘古氏所作。历史果然是如此。
盘古氏
纲 盘古氏首出御世。俗传盘古分天地
纪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矣。相传首出御世者曰盘古氏,又曰浑敦氏。
现在传说是盘古开天地,而民国以前传说却是盘古分天地。“分”与“开”,两种说法自有科学与神话的差别。我们可以理解盘古分天地,是对于时空的分割。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是说人们知冷暖,划分为四季。
唐山居士又有惊天动地的新发现:原始的太极八卦图即是北斗历。
http://bbs1.people.com.cn/img_new/Y0/61/F6/F1/CA/1595076440522.gif |
我们先说:什么是太极?太极图是中国道学的图腾。什么是太极?经典的解释是:
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易经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经典的解释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因为我们根本不能从这种解释中知道太极是什么?唐山居士自有自己的一番新的解释。所谓的太极即是北极星。
整个宇宙以北极星为中心画圆。中心圆是谓太极图。所谓的太极分两仪是指将中心圆分割为两个象限。两仪生四象是指将中心圆再分为四个象限。四象生八卦是指将中心圆再分割成八个象限。
两仪、四象、八卦对应的是自然季节的两季、四季、八季。象限的节点为节气点。
这样古典的太极八卦图就是远古北斗历的图示。而八卦符号除了代表八个自然季节以外还抽象的表示季节的天象和物象。最初的八卦图还表示一年的水文气象分布。
史上都说:伏羲画八卦,也许是不错的。但是伏羲是不是第一个画八卦的?依据史载,我们不是也可以说是天皇画八卦或说盘古画八卦吗?天皇或盘古是不是第一画八卦的?也许是,也许不是。盘古是创世者吗?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几百万年了,究竟谁是创世者?
我们还可以从盘古向前追溯吗?唐山居士的黑皮玉雕告诉我们太极八卦图已经存在一万四千三百年了。也就是在一万四千三百年前中国已经有了历法。中华文明从一万四千三百年前找到了根,找到了源。
唐山居士的这两块黑皮玉雕玉板,一个是太极图,另一个是太极八卦图(见下图)。唐山居士2019收藏自唐山玉器市场的地摊。出土地点不详。
http://bbs1.people.com.cn/img_new/Y0/61/F6/F7/34/1595076441908.gif
我这两块玉板当然不是黑皮玉雕玉板画的孤品。这种东西的存在的真实性,以及它的存在的年代可靠性,也许是众多收藏家的共识。但是,我还是居心忐忑,有些不安。因为,中华文明的历史从三千年。五千年说到一万四千三百年,这也是太大的跳跃。
打破神话还原历史,突破神巫显露文明。
历史是这样,还是那样?文明是这样还是那样?
唐山居士迷惘了。真的迷惘了。
本帖只代表唐山居士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唐山居士联系。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
[-]
天文历法是人类文明的始源(第二版) (唐山居士 2020-07-18 20:51:48 ) 38057字(818/12) -
[-]
只有半桶: 中国古代天文学,八十年代以前,有两本“重专著”,2000后多了起来,多半结合西方天文学理论写的。光搞考古、文史是不够的,天文学研究一些,回过来就不一样,当然退休 (2020-07-19 12:04:59) 110字(25/1) -
唐山居士:
记录片《汉字五千年》说甲骨文没有冬夏,所以商人不知有四季的概念。因为冷暖对于商朝人不重要。而历史记载商朝人建丑。以十一月为正月。权威们竟然这样无视历史。 (2020-07-19 15:34:21) 76字(10/0)
-
-
[-]
只有半桶: 老唐的这个玉版有无送到专业机构检测年代?一件是不够的。类似的文物应该很多吧,这个考古文物吃行饭的判断起来不难。 (2020-07-19 12:00:56) 55字(19/1) -
唐山居士:
这类玉器文物部门认为全是假的,没有看到他们的检测报告。我则认为有真有假。我的是真的,你的是假的。理由很简单所表现的信息是真的。再一是到在我手里没有造假成本。 (2020-07-19 15:27:25) 78字(12/0)
-
-
[-]
只有半桶: 和几个古代文明一起研究,看看其联系,有的结论会变。太极图好像玛雅文明也有,据说是哪个古文明的文字和甲骨文非常相像,但中华文明是连续的,就是这些具体的东西都是连续 (2020-07-19 11:57:40) 82字(15/2) -
唐山居士:
唐山居士从现在历法--古代历法--远古历法--黑皮玉雕太极图,找到了连续存在的理由。应该说历史是可靠的、文物是可靠的。论证是可靠的。 (2020-07-19 15:39:32) 66字(23/0) -
唐山居士:
玛雅文明是比太极文明晚的多。 (2020-07-19 15:36:18) 14字(10/0)
-
-
2440924677:
阴历,阳历,农历见证了农耕文明古国。 (2020-07-19 11:17:49) 18字(16/0) -
唐山居士:
天地人合一是中国道学,易学的灵魂。也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人与人的合谐,人与地的合谐,人与人的和谐是中华文明的要旨。 (2020-07-19 11:14:31) 56字(13/0) -
[-]
老老保老张工: 我以为,文明的始源,应是文字的创造。无文字,可视为愚昧;有了文字,就文明了。比较比较各个地区的造字先后吧! (2020-07-19 08:52:20) 53字(23/1) -
[-]
唐山居士: 学会了使用时间辨别方向使人类摆脱混沌进入了理性文明。历法文明是高于文字文明的。因为我们发现一万多年前历法形成的时候已经有了相当纯熟的文字。这就是圭璧文。 (2020-07-19 11:07:01) 76字(12/1) -
老老保老张工:
这还是说明,文字在前,历法在后嘛!哈哈! (2020-07-19 14:22:36) 20字(14/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