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抗战记忆——八女投江

标签:
转载 |
我有幸看过芭蕾舞剧《乌斯浑河的回声》,它是根据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整个演出可以用“震撼人心”来形容。在民族危亡的时候,八位风华正茂的女战士选择了投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1938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第5军,在乌斯浑河岸边露营。乌斯浑河位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境内,是牡丹江的一条支流,满语的意思为“汹涌暴烈的河流”。
谁知抗联部队到达乌斯浑河时,正赶上汛期,波涛翻滚,原来的渡口踪影全无,部队临时决定露宿一晚,等待次日再作打算。十月的东北已是非常寒冷,还穿着单衣的抗联战士们在风中瑟瑟发抖。为了取暖做饭,大家拢起了10多堆篝火。
此时的抗联部队有100余人,妇女团只剩下指导员冷云和其他7名女战士,她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顽强作战,承受着更多的艰辛不易。就在西征前不久,冷云得知了丈夫周维仁牺牲的噩耗,又忍痛把刚刚出生的女儿送给当地的一位朝鲜族老大娘。
抗联史研究学者 于春芳:八女和战友们的篝火被特务葛海禄在侦查守望哨上发现,他向敌人作了报告,于是敌人连夜组织了近千人的讨伐队,分路向八女和战友宿营的地方合围过来。因为不知道抗联的确切情况,所以没有连夜进攻。
第二天拂晓,抗联部队准备渡河,师部让水性较好的参谋金世锋带领女战士先行渡河。
抗联史研究学者 于春芳:八女正在渡河之时,突然在昨夜她们宿营的地方,敌人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八女本来有生存的希望,她们可以就地隐蔽,可以过河,也可以沿乌斯浑河转移,但是她们主动暴露自己,向敌人开火,把敌人的部分兵力吸引到自己方向,以减轻大部队战友的压力,这是她们最伟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