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抗战记忆——八女投江

(2022-03-19 08:04:45)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抗战记忆——八女投江作者:

我有幸看过芭蕾舞剧《乌斯浑河的回声》,它是根据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整个演出可以用“震撼人心”来形容。在民族危亡的时候,八位风华正茂的女战士选择了投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转载]抗战记忆——八女投江

1938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第5军,在乌斯浑河岸边露营。乌斯浑河位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境内,是牡丹江的一条支流,满语的意思为“汹涌暴烈的河流”。

 1938年4月至7月,按照中共吉东临时省委决定,为冲破日本侵略军的包围,打通与南满、热河方面抗联部队的联系,第2路军以第4、5军主力分两路向五常、舒兰一带西征。西征途中,由于同日军频繁发生激战,西征部队伤亡惨重,经过研究,决定渡过乌斯浑河,返回牡丹江下游的刁翎地区,寻找军部。

谁知抗联部队到达乌斯浑河时,正赶上汛期,波涛翻滚,原来的渡口踪影全无,部队临时决定露宿一晚,等待次日再作打算。十月的东北已是非常寒冷,还穿着单衣的抗联战士们在风中瑟瑟发抖。为了取暖做饭,大家拢起了10多堆篝火。

此时的抗联部队有100余人,妇女团只剩下指导员冷云和其他7名女战士,她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顽强作战,承受着更多的艰辛不易。就在西征前不久,冷云得知了丈夫周维仁牺牲的噩耗,又忍痛把刚刚出生的女儿送给当地的一位朝鲜族老大娘。

抗联史研究学者 于春芳:八女和战友们的篝火被特务葛海禄在侦查守望哨上发现,他向敌人作了报告,于是敌人连夜组织了近千人的讨伐队,分路向八女和战友宿营的地方合围过来。因为不知道抗联的确切情况,所以没有连夜进攻。

第二天拂晓,抗联部队准备渡河,师部让水性较好的参谋金世锋带领女战士先行渡河。

抗联史研究学者 于春芳:八女正在渡河之时,突然在昨夜她们宿营的地方,敌人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八女本来有生存的希望,她们可以就地隐蔽,可以过河,也可以沿乌斯浑河转移,但是她们主动暴露自己,向敌人开火,把敌人的部分兵力吸引到自己方向,以减轻大部队战友的压力,这是她们最伟大的地方。  

        [转载]抗战记忆——八女投江

 日军气急败坏地向河岸逼近,当发现拖住他们进攻的竟然只是8个抗联女战士时,他们恼羞成怒,企图活捉8个女战士。面对越来越近的敌人,8位女战士一次次地反击,直到最后一个子弹打完。硝烟中,她们抱起负伤的战友,相互搀扶着,一步步踏进刺骨的乌斯浑河……牺牲时,年龄最大的是冷云和安福顺,23岁,最小的王惠民只有13岁。

        [转载]抗战记忆——八女投江

    如今,在牡丹江市的江滨公园里,矗立着一座“八女投江”的群雕,每天都有参观者从各地慕名而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八个女战士中,只有冷云留下了这唯一的照片,人们只能聆听着英雄的故事去想象她们的容颜,去感受她们战火中的青春之歌。她们永远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转载]抗战记忆——八女投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