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标签:
转载 |
我说游华清池,不是说去游泳,而是说去游览。骊山北麓便是华清池,如今华清池和骊山实行一票制,游完骊山之后,接着便可进入华清池游观,真是无缝衔接,方便多了。
华清池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是周、秦、汉、隋、唐历代统治者游宴享乐的行宫别苑。它以三千年的皇家园林史和六千年的温泉利用史而闻名中外,更因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缠绵凄美的爱情故事而享誉天下。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芙蓉园景区
相传三千年前,周幽王就曾在这里修建过骊宫;秦始皇时,“砌石起宇”,曰“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营建“汤泉宫”,竣工以后亲率文武百官临幸新宫,并御书《温泉铭》;尤其是唐玄宗执政以后,几经扩建,易名“华清宫”,其规模非常宏大,楼台馆殿依山而筑,亭轩廊榭遍布骊山,从而进入鼎盛时期。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骊宫高》中曰:“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基础上经多次修缮扩建及发掘复原唐遗址后形成的,占地85560平方米,但也仅为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
风流天子唐玄宗对华清宫情有独钟,几乎每年十月都要携杨贵妃到此游幸,岁尽才返回长安,故有“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帝辇恒从十月来,羽骑云游应山绿”等名句。每次游幸规模宏大,“千乘万旗被原野,云霞草木相辉光”,“八十一车千万骑,朝有宴饮暮有赐”。其间处理朝政、商议国事、接见外使都在那里进行,华清宫逐渐成为新的政治中心。安史乱后,政局突变,唐玄宗终于从皇帝的宝座上跌落下来,华清宫的游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后各代皇帝已很少出游华清宫。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芙蓉园内的芙蓉榭
如今的华清池,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导游带领我们由西往东游,先后是芙蓉园、九龙湖、唐御汤遗址、环园五间厅等景区。
西区为芙蓉园,进了华清池西门,就进了芙蓉园。西门名望京门,因面向京都长安故名。芙蓉园位于华清池景区西侧,唐华清宫旧址上,是华清池五大文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芙蓉湖为中心,北至华清池西大门广场,南至长生殿,东达九曲回廊,西抵华清御汤酒店天宝苑。这里特别说一句,在大雁塔东南侧,有一座大唐芙蓉园,位于西安城南的曲江开发区,此“芙蓉园”非彼“芙蓉园”。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望京门
华清池芙蓉园是十几年前恢复性重建而成,是以静态观光为主的、以浓郁的唐风唐韵为特色的皇家园林区。芙蓉园的重建,使华清宫游览面积增加了一倍,增添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盟誓的长生殿、温泉神女亭、芙蓉湖、芙蓉榭等十余处新景观。
看到长生殿,大家自然就会想到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的爱情故事。杨贵妃原名杨芙蓉,名玉环,字太真,与西施、王昭君和貂蝉一同被称为“四大美女”。公元735年,被唐玄宗册封为寿王李瑁的妃子。5年后,由于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病逝,后宫三千粉黛无一人令唐玄宗中意,便下令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这样便拉开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爱情罗曼史的序幕。公元745年,唐玄宗将杨玉环纳为贵妃,当时玄宗已经61岁,而贵妃才27岁。次年,在扩建温泉宫时,专为杨贵妃修建了“海棠汤”,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骊山的长生殿里,农历七月七日两人发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直到安史之乱,唐玄宗携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将士相逼,才不得不赐死杨贵妃。当时,贵妃年仅38岁。据史载,天宝年间,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14年间,唐玄宗偕杨贵妃驾临华清宫达43次之多,可见华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杨贵妃的“长恨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长生殿
由芙蓉园往东,便进入了九龙湖景区。“九龙湖”分上下两池,中有九龙长堤东西横贯。堤上西为晨旭亭,东为晚霞亭,相互对应,与上湖南岸的龙吟榭相映成趣。龙吟榭下伸一大龙头,龙口泉水淙淙,长年不绝,所以取名龙吟榭。长堤西边有座龙石舫,用小石拱桥相连,形似渡口。两只龙头高高扬起,犹如一座华丽的龙舟,正欲破浪前行。与其相连的是九曲回廊,好像龙身。九龙桥上有八龙吐水,与龙吟榭下的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因而以九龙命名,体现了皇帝的九五之尊。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九龙湖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飞霜殿
九龙湖北岸,是该景区的主体建筑“飞霜殿”。殿前各有一对石狮和石牛。登上飞霜殿回廊,东西眺望“沉香殿”、“宜春殿”。飞霜殿以红色为主调,飞檐翘角,红墙绿瓦,配以青松翠柏,垂柳草坪,碧波粼粼的九龙湖宛如瑶池仙境,沿湖四周殿宇对称,廊庑逶迤,龙桥横亘,柳荫匝岸,令人赏心悦目。唐玄宗和杨贵妃视华清宫为第二帝宫,飞霜殿就是他们的爱巢寝殿。每年十月至年底,唐玄宗都携杨贵妃沐浴华清池,然后就住在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飞霜殿中。据说在冬天,这里经常漫天飞雪,但由于华清宫有地下温泉,使地表温度较高,热气上升,化雪为霜,故称“飞霜殿”。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俯瞰九龙湖
当夜幕降临,九龙湖湖底将升起近千平米的舞台,舞台上将为游客呈现中国首部大型山水历史舞剧《长恨歌》。《长恨歌》以“两情相悦”、“恃宠而娇”、“生离死别”、“仙境重逢”等四个段落十一幕情景,由300名专业演员组成强大阵容,以势造情,以舞诉情,在故事原发地再现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它以骊山山体为背景,以华清池九龙湖做舞台,以亭、榭、廊、殿、垂柳、湖水为舞美元素,以三组约700平米的LED软屏和近千平米全隐蔽式可升降水下舞台为依托,以全新理念引入激光辐射、电脑特技、梦幻特效等表现手法,共同营造了万星闪烁的梦幻天空,滚滚而下的森林雾瀑,熊熊燃烧的湖面火海,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文化、人间与仙界、传统与时尚有机交融,给观众以视觉和感观上的强烈震撼。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长恨歌》海报
在宜春阁南面有一座书墙,墙上刻着毛泽东手书的《长恨歌》(局部)。书墙长约10米,高20余米,气势恢宏,蔚为壮观,主席的书法更是行云流水,疏朗有致。华清池作为唐玄宗与杨贵妃演绎爱情罗曼史的历史舞台,令文人雅士竞相吟咏,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便是其中的名篇佳作。据说,毛泽东很喜爱《长恨歌》,上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他忙里偷闲,准备挥笔书写这首长诗。白居易的《长恨歌》原稿120行,通篇840字,主席从头开始书写,当写到第32行“惊破霓裳羽衣曲”时,却被人打断了。后来他再也没有续写,因此勒刻在这面书墙上的只有224字。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玲珑楼阁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会有时,此恨绵绵无绝期。
由九龙湖再往东往南,便是唐御汤遗址博物馆。唐御汤遗址发现于1982年4月,经过三年多的发掘,在4600平方米发掘区内,清理出唐玄宗与杨贵妃沐浴的“莲花汤”、“海棠汤”、唐太宗沐浴的“星辰汤”以及“太子汤”、“尚食汤”等五处皇家汤池遗址,同时出土的还有三彩脊兽、莲花纹砖和新石器、秦、汉等时期的文物3000余件。御汤遗址的发现是我国隋唐考古的又一重大成果,为研究我国沐浴史、封建等级制度和唐代宫廷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唐御汤遗址博物馆
那么,就让我们去看看一千多年前的皇家浴池吧。首先去看海棠汤,因汤池像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又因专供杨贵妃沐浴,俗称贵妃池。该池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池壁由墨玉青石拼砌而成,汤池分上下两层,为台式结构,上层可扶可坐。整个汤池小巧玲珑,极为雅致,既体现了对称、协调、平衡的传统审美,又符合人体行为科学。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海棠汤
在海棠汤中间,有一个进水口,出土时有一个汉白玉雕刻的莲花底座,在莲花底座上面接有莲花喷头,下面接通陶水管,与温泉水相通,因自然压力使泉水从喷头中喷出,这与今天的沐浴可谓是大径相同。贵妃就在此沐浴了近八个春秋,白居易《长恨歌》中这样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形象的描绘了贵妃出浴时的柔媚风姿。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贵妃出浴雕塑
与海棠汤紧挨着的是莲花汤,又名“御汤九龙殿”,它是唐玄宗的御用汤池。莲花池形制华丽,规模宏伟,比海棠池大两倍以上。汤池为青石铺就,两层台式,呈八边形,东西长10.6米,南北宽6米。池中有两个进水孔,并安有双莲花座,比贵妃池多一个。还有一个不同的是池岸周围有双排石础,这些双孔、双座、双排应该是有并蒂莲的寓意,正应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据《明皇杂录》记载,安禄山为取悦唐玄宗,命人用范阳上等白玉雕刻成鱼、龙、飞雁以及双莲底座放于池中,供玄宗使用。可是有一次,玄宗刚下水,随着水波的浮动,觉得池中的雕像仿佛活了一般,着实把玄宗吓了一跳。于是一怒之下,命人重新打磨砌器,唯独留下了这双莲花底座。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莲花汤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星辰汤
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在骊山温泉营建汤泉宫(后称华清池),工程历时四年。竣工后,李世民率文武百官驾临汤泉宫,并在御用的“星辰汤”里享受了温泉浴。沐浴过后,李世民亲笔书写了《温泉铭》。唐太宗崩逝后,“星辰汤”不再使用,池中泉水被引向别处汤池,供百官沐浴之用,以表达“皇恩浩荡,雨露均沾”的意思。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尚食汤
在星辰汤的西南角,有一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汤,是供尚食局的官员沐浴的池子。唐玄宗每年来华清池避寒时,总带有大量的随从和奴仆,故在此给他们也修建了一个汤池。因为这里洗浴的人较多,所以在池底专门凿下一排小窝洞,就是为了防止人多打滑,同时还能供人蹭脚后跟上的硬茧。可见,臣仆们没有专人护理,只好用这样的方式自己代劳了。就是在这些臣仆中,也有着等级之分,你看那池中所设的矮墙,便是臣仆中的高官才能享用的。
在星辰汤和莲花汤之间的空旷处,还夹有一个用石栏围住的长方形浴池,它就是供太子沐浴的太子汤。该汤池位于星辰汤以北14米处,青石铺砌,呈长方形,东西长5米,南北宽2.77米,残深约1.2米,面积约14平方米。公元644年,唐太宗令阎立德修星辰汤时,为皇太子修了一座太子汤。
参观完这五个汤池,我不由得感叹古人的智慧,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已经能够使用地暖、花洒、甚至足疗,水温常年保持在43度。你看这高高的飞霞亭,竟然是杨贵妃的吹风机,专为杨贵妃吹干一头长发而建,真是智慧不凡!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用于吹干头发的飞霞亭
华清池汤泉堪称一绝,其历史久远,任沧桑巨变,仍千古不竭,有“天下第一御泉”之美称。它形成于二三百万年以前,6000年前就为姜寨先民所利用。周、秦、汉、唐以来,历代帝王均在此修建汤池沐浴,使其逐渐成为皇家御用汤泉,朝中大臣能在此沐浴,简直就是一种恩赐。也许你会问,它为何如此令世人向往?让我们去“温泉古源”去寻找答案。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温泉古源
在星辰汤东南方向,靠近山崖处,矗立一座“佳夕楼”,楼下的拱形洞窟中,有一处“温泉古源”,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几千年来,泉水源源不断,长流不息,每小时流量113吨,数千年来,“与日月同流,无霄无旦,不盈不虚,将天地而齐固。” 华清池温泉水温常年保持43,温泉水来自地下的“常温层”,不受四季变化的影响,“不以古今变质,不以凉暑易操。”水中含有二氧化硅、氟离子等10多种矿物质,对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均有明显疗效;水质纯净,细腻柔滑,沐浴后对皮肤非常好。正是因为有这些特点,华清池闻名天下,成为与古罗马卡瑞卡拉浴场和英国的巴思温泉齐名的“东方神泉”。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洞窟内的温泉古源
另外我注意到,在五个汤池遗址之间,栽种着许多石榴树,这也与杨贵妃有关。杨贵妃除了爱吃荔枝,还爱吃石榴籽,爱穿石榴裙,“拜倒在石榴裙下”说的也就是杨贵妃。为了满足杨贵妃的需求,华清宫里到处都是石榴树,在荷花池南岸还留着一棵体态龙钟的古石榴树,名为“贵妃手植榴”。盘根错节,花朵饱满。据说古长安城还因此曾出现“榴花遍近郊,城垣栽石榴”的盛景。石榴自古也就是一个吉祥之果,中国传统文化把石榴视为吉祥物,石榴籽更是代表了家门子孙兴旺。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华清池石榴树
在唐御汤遗址博物馆东面,是一座颇具江南园林特色的雅致小院——环园。据了解,环园原为清朝驿馆,在同治年间毁于战火。光绪年间(1878年),临潼知县沈家桢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重新修建了温泉驿馆,并改名“环园”。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巡西安,往返都就寝于此。1936年,这里还引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走进环园,是一潭荷花池,池南是荷花阁,池东是白莲榭,沿着荷花池西岸走到荷花阁背后,就是著名的五间厅。五间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厅房,南依骊山,北至荷花池,庭院平坦,树木葱郁,因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而名五间厅。五间厅由西往东依次是秘书室、蒋介石卧室、蒋介石办公室、部署进攻红军的会议室、侍从室主任钱大钧的办公室。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走进环园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来到五间厅
五间厅是环园中的主要建筑物,合抱粗的赤色大柱高擎于厅的前廊檐,气宇轩昂。在它的玻璃窗和墙壁上,迄今还保留有兵谏发生激战时的弹痕,各房间办公室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茶具、火炉、地毯、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五间厅旁,还有一座蒋介石沐浴室,里面的浴池建于清代,仿贵妃池形制而建,康熙、慈禧、光绪都曾在此沐浴,蒋介石下榻五间厅期间,将此池作为他的行辕沐浴室。1957年,梅兰芳来华清池游览沐浴,为该池题名“杨妃池”。
桐阴轩
与五间厅相邻的“桐荫轩”,也叫三间厅,始建于1900年,曾为达官显贵游览下榻之所。1936年12月12日晨,著名的西安事变从这里爆发。至今三间厅的墙壁、玻璃上,仍然保留多处弹痕。在半山腰上,还有一座纪念“西安事变”的“兵谏亭”。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昭阳门内外
要去“兵谏亭”,先进昭阳门。昭阳门为华清池的南门,取“日之光,质以昭明”之意。由此门既可乘坐观光车上山,也可沿石阶拾级而上。兵谏亭坐落于半山腰的悬崖边,水泥钢筋结构,高4米,宽2.5米。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兵谏亭
在亭侧石壁上,有题刻多处,如“虎谷龙岩”“中外共仰”“天地正气”“民族复兴纪念石”“精诚救国感召金石”等。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蒋的藏身处
在兵谏亭下方的山壁上,雕刻了一组长60米、高3.6米的纪念西安事变大型浮雕。浮雕总长60米,高3.6米,由12组画面内容构成,共有120名与西安事变相关的历史人物雕像和相关的场面雕刻。整体浮雕气势恢宏,生动再现了“西安事变”这一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是我国迄今惟一反映“西安事变”史实的纪念性主题浮雕,与兵谏亭、兵谏园一起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爱国教育、艺术鉴赏于一体的新景观,成为骊山又一个新亮点。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 [转载]丝路之旅(20)——游华清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西安事变大型浮雕
走出华清池,再次回望骊山,心中不由得又想起与骊山有关的五位女人,骊山老母、褒姒、杨贵妃、慈禧太后和宋羊大齿令,她们虽然都贵为第一夫人,但在历史上的表现却是云泥之别——有的创造了旷古悠远的历史,有的却亲自葬送了自己的王朝;有的开创了历史新局面,有的却让辉煌的历史迅速暗淡;有的只能装点历史,成为历史的陪衬和谈资,有的却能在历史上大放异彩,成为人们仰慕的英雄……